Monday, June 8, 2015

走路是一種修行。


飲食男女
ET106-108 | Food Lovers | 綠色生活 2015-01-23





走路是一種修行。






身上不帶一毛錢,由大埔出發到梅窩,可行麼?這個儼如天方夜譚的狂想,有人真的實踐了──去年尾聖誕假期,Ling和外籍丈夫Tomas,抱著八個月大的女兒Julia,就這麼由大埔林村的家作起點,只帶手機、少量清水跟食物,單靠步行和搭順風車,不費分文地抵達梅窩!

這個近乎行為藝術的生活實驗,最後平安無恙地完成,但過程也有點波折:平安夜當天早上九時,三口子先由林村走到梧桐寨,然後登上大帽山,一直沿山路行到城門水塘,步行整整七個小時,才由大埔走到荃灣鄉郊。光是想像這段山路,已經揑一把冷汗……「沒甚麼,我們放輕鬆地走,慢慢的,在山上還不時把鞋脫掉,赤腳行哩。」Ling說來輕描淡寫。

真正要命的考驗,無關體力,反而是截順風車:接近黃昏時分,他們來到城門水塘,開始體力不支,決定搭便車出市區,然後噩夢來了──在和宜合道馬路邊伸手截車,等了超過兩小時,數之不盡的私家車飆過,卻無一位司機停下。當時路上不少行山客,有人以為Ling一家鬧著玩,更多人向他們投以奇異眼光:巴士站不就在隔籬,幹嗎截順風車?!亦有好心人以為他們人生路不熟,禁不住開口:「香港唔興hitchhike(截順風車)喎!」但她依然沉住氣,繼續站在路邊伸手,豎起拇指。最終,一輛的士駛過來。「上車後惟有跟司機解釋,我們正在冒險,身上沒錢,要到碼頭坐船入梅窩。」本來打定輸數的Ling,結果大吃一驚:「司機爽快地說:我要交更,不能直接載到碼頭,但可以帶你們去地鐵站!」

下車前,他掏出一疊廿元鈔票塞給Ling;「待會坐船也得付錢啊。」就這樣,一家人完成創舉,由林村來到相隔老遠的梅窩。到埗後,繼續貫徹不花錢遊歷:出發前于網上找到招待背包客的「沙發旅行」(couch surfing)宿主,免費寄居對方家中,在島上遊玩幾天才返家。你大概好奇:這樣步行遠徵為了甚麼?難道純粹冒險?觸發Ling進行走路實驗的,是一位知名的印度社運先鋒Dr. Satish Kumar,以及他為人津津樂道的傳奇:六十年代,僅得20歲的Kumar,為表達反核訴求,孑然上路,由印度步行超過12,000公里,跨過幾大洲,到達莫斯科、巴黎、倫敦及華盛頓,將一袋袋「和平茶包」送給四個城市的領袖;請求當權者在發展核武前,先喝一杯茶,考慮清楚對生靈的破壞。

Ling補充,當年Kumar博士的毅行非常嚴厲,「他不但沒帶金錢,亦堅持單靠陌生人提供的蔬菜水果當糧食,全程不坐車,完全是苦行啊。」半個世紀前,Kumar因為追求和平,踏遍地球;今日Ling跟丈夫女兒嘗試效法,目的沒那麼巨大,而是回歸一種關乎人、關乎自然的修行。「我想用這方法告訴人們:支持生命的不是金錢,而是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和關愛。」今次經歷,直讓她大為鼓舞,對這城有了新的看法:「大家都說香港人冷漠,但沿路上主動幫忙,甚至願意給我們金錢資助的人也不少;反而有些看來思想開明的外國人,狠罵我們這樣無聊和危險。」而這短短的旅程,只屬一次練習和預演;終極目標是到內地去,步行走訪不同生態村和少數民族,用雙腳去認識世界。

倘若時光倒流,五年前的Ling,大概怎也猜不透,有天會脫下鞋子,以走路去回應世界。她在廣州出生和長大,就像一般少女,有一點憂鬱,總覺跟別人格格不入,卻說不出由來。直到二十歲那年,離鄉別井到法國讀書,馬上得到解放;課餘遊歷歐洲各地,並到非洲烏幹達當義工,照料野生動物,發覺自己愛煞大自然,不願待在鋼筋城市。影響她最深遠的,是大學畢業後到英國報讀Holistic Science(全人科學):探討身心靈價值、環境可持續發展等議題,全球只得舒馬克學院(Schumacher College)開辦。那是一所自然學校,有自家農場和各種設施,校園就如小社區,同學老師下課後,會分工合作洗衫做菜;而創校人之一,正是當年苦行反核的印度學者Satish Kumar。

Ling記得,發現這課程時心情激動,不顧一切寫信給學院負責人:我沒錢交學費,但實在很想很想來讀書!未幾學院給她回覆:我們跟香港一家環保組織時有合作,你要不要試試申請他們的獎學金?結果,她順利取得入學資格,幾乎每一課也打開眼界和腦袋;意外收穫是遇上來自捷克、在學院當義工的年輕廚子Tomas,並結為夫婦。去年初Ling修畢課程,本計劃離開英國,仿效Kumar博士,跟丈夫到內地展開漫長的步行之旅──可是未幾發現懷有身孕,碰巧同時獲香港一家環保機構聘用,有機會來港工作;思前想後,二人決定暫時擱置遠行,生下女兒Julia再作打算。來港生活後,Ling搬進大埔林村,每星期也走入山區,或露營或散步,大大訝異于香港郊野的「天然」:「以前常在英國登山,去的都是國家公園,卻從沒見過像這裡的,野生動物這麼多,城門水塘令我想起非洲!」Tomas點點頭:「就算在捷克鄉郊,也不易動輒看見野豬、水牛和猴子,還有大量小鳥蟲子,都是非常珍貴的禮物。」

漸漸地,「步行」成為一家三口的日常,因為兩夫婦相信,走路如生命,從不停頓,永遠流動:「步行時一面向前,一面感受到陽光、風吹,周遭的景色也是活的。」而每走一回,總有新鮮發現:誰家婆婆自己種菜,哪處有可口豆花,日落時哪裡遍地暖黃好漂亮……最經典例子,是有一回兩口子吵架,Tomas一氣之下離家,在林村附近樹林亂逛一通,入夜後氣消了,卻發覺迷路。由於生怕遇上蛇,他整夜躲在大石上,不敢亂動:「後來天全黑,開始有螢火蟲飛過來,那場面很奇幻,像童話!我頓時感到無比安全,慢慢更睡著了。這就是大自然的威力。」

Ling坦言,現時雖有穩定工作和收入,但每天困在辦公室,只覺窒息;她希望儘快完成工作,回內地長期步行──因為沒了金錢隨身,就不會受世俗價值綑綁,可以好好的活在當下,跟這世界一起流動。「尤其當你赤腳的走,身體直接在親吻土地,同時被土地親吻。」他們正習慣穿著一種特製的「五指鞋」,為將來赤足走路作好準備:「這樣踏足大地,那些瘀塞了的感官,就會慢慢打開。」如此一個廿五歲女孩,由廣州、英國到香港,轉眼就要回到中國,去體驗更多未知的可能。這旅程本身,已是一場靈巧而精彩的流動。

步行分享會Ling將在林村舉行分享會,訴說去年末步行到梅窩的經驗,以及作為環保媽媽的生活態度。 日期:二月(日子待定)地點:大埔林村查詢及報名電郵:vivian-libg@hotmail.c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