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September 25, 2012

ALL ABOUT MAGAZINE

THEY ARE SILENT
「若是一天雜誌消失,便代表我們真正步入冰冷的未來。」"If the print magazine were to disappear one day, it would symbolize a step into a cold, isolated world."
TK
CONTENT
洛陽紙貴的日子彷永遠不會回來了,做雜誌不單是夕陽工業,而且得到的永遠比失去的多,應該得到機會的人偏偏懷才不遇,很多人卻每一秒都在準備虛榮的快感。唏,你說的那麼差,為甚麼來自世界各地的雜誌的代表都參與這個專集?言志者,我心不死。
MAGAZINE TIMELINE OF EUROPE 歐洲的雜誌文化枝節繁多,英、法、德、意這些國家的發展至為明顯。當中以藝文雜誌在早期最為活躍,而有一點大家都可以留意,大部分雜誌的總編輯都非本科出身且身兼數職,現今雜誌界難有相同現象。
1920年 LE CORBUSIER創辦《L'ESPRIT NOUVEAU》。
1925年 世界首部35MM相機「LEICA」誕生。
1926年 《BAUHAUS》創刊。
1928年 《DOMUS》創刊,首代編集長為GIO PONTI。《CASABELLA》創刊。
1930年 《蘇聯建築》創刊。由EL LISSITZKY負責設計。
1933年 因為德國納粹政權的關係,「BAUHAUS」關閉。
1937年 《MARIE CLAIRE》創刊。
1939年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ELLE》創刊。
1944年 WALTER HERDEG創辦《GRAPHIS》。由MAX HUNZIKER負責設計。
1945年 第二次世界大戰完結。
1947年 CHRISTIAN DIOR發表首個COLLECTION「NEW LOOK」。
1950年 《CAHIERS DU CINEMA》創刊。
1958年 瑞士的JOSEF MULLER BROCKMANN創辦《NEUE GRAFIK》。
1960年 TYPOGRAPHY專門誌《TM》創刊。
1966年 《PLEXUS》創刊。
1967年 《OPUS》創刊。
1970年 ALESSANDRO MENDINI當上《CASABELLA》編集長。
1977年 NICOLE WISNIAK創辦《EGOISTE》。
ALESSANDRO MEDINI創辦《MODE》。
1979年 《I-D》創刊。
1980年 《THE FACE》創刊。
1981年 ETTORE SOTTSASS成立「MEMPHIS」GROUP。NEVILLE BRODY負責設計《THE FACE》。
1986年 MARIO BELLINI當上《DOMUS》編集長。ITALO LUPI就任ART DIRECTOR。
1988年 FRANCA SOZZANI任職《VOGUE ITALIA》編集長。FABIEN BARON為CREATIVE DIRECTOR。
1990年 NEVILLE BRODY創辦《FUSE》。
1991年 《FRIEZE》創刊。
1992年 ITALO LUPI成為《ABITARE》的編集長兼ART DIRECTOR。《DAZED & CONFUSED》創刊。《PURPLE PROSE》創刊。
1995年 《KID'S WEAR》創刊。
1996年 《WALLPAPER*》創刊。
1999年 《NUMERO》創刊。
2000年 《POP》創刊。
2001年 《BUTT》、《QVEST》、《ANOTHER》創刊。
2004年 《A MAGAZINE》創刊。創刊號CURATOR為MAISON MARTIN MARGIELA。《PURPLE FASHION》、《PURPLE JOURNAL》創刊。
2005年 倫敦出版的男士文化雜誌《ANOTHER MAN》、《GQ STYLE》相繼創刊。《ACNE PAPER》、《FANTASTIC MAN》創刊。
2006年 《LULA》創刊。
2007年 《MONOCLE》創刊。
2008年 《APARTAMENTO》、《THE LAST MAGAZINE》創刊。
2009年 《THE GENTLEWOMAN》、《INDUSTRIE》、《INVENTORY》創刊。
2011年 《THE PLANT JOURNAL》創刊。
MAGAZINE TIMELINE OF UNITED STATES 美國開國時間短,但國家的命運促使她短時間成為大國,而且精英匯聚,有識之士都以社會為本,講究生活質素,而且美國的明星效應非常厲害,基本上偶像名人的出現就是美國文化發展出來。
1867年 《HAPRER'S BAZAR》創刊。
1892年 《VOGUE》創刊。
1919年 《VANITY FAIR》創刊。
1923年 HENRY LUCE與BRITON HADDEN創辦《TIME》。
1925年 HAROLD ROSS創辦《THE NEW YORKER》。REA IRVIN為ART DIRECTOR。
1933年 《ESQUIRE》、《NEWSWEEK》相繼創刊。
1934年 ALEXEY BRODOVITCH當上《HARPER'S BAZAAR》的ART DIRECTOR。
1936年 HENRY LUCE創辦《LIFE》。
1937年 PAUL RAND就任《ESQUIRE》的ART DIRECTOR。
1947年 ROBERT CAPA與CARTIER BRESSON組成攝影師集團「MAGNUM」。
1950年 《PORTFOLIO》創刊。ALEXEY BRODOVITCH為ART DIRECTOR。
1952年 HENRY WOLF就任《ESQUIRE》的ART DIRECTOR。
1953年 《PLAYBOY》創刊。
1954年 《SPORTS ILLUSTRATED》創刊。
1959年 ALEXEY BRODOVITCH之後,HENRY WOLF接棒當上《HARPER'S BAZAAR》的ART DIRECTOR。
1960年 1953年創刊的《PLAYBOY》,銷量突破一百萬冊。
1962年 由GINZBURG編輯、HERB LUBALIN當ART DIRECTOR的《EROS》創刊。GEORGE LOIS設計《ESQUIRE》的封面。
1964年 《FACT》創刊。HERB LUBALIN為ART DIRECTOR。
1965年 《COSMOPOLITAN》創刊。
1967年 JANN WENNER創辦《ROLLING STONE》。
1968年 HERB LUBALIN與RALPH GINZBURG創辦《AVANT GARDE》。
1969年 ANDY WARHOL創辦《INTERVIEW》。
1974年 《PEOPLE》創刊。
1978年 《AMERICAN PHOTOGRAPHER》創刊。
1984年 《EMIGRE》創刊。APPLE COMPUTER發表MACINTOSH。
1990年 FABIEN BARON就任《INTERVIEW》的CREATIVE DIRECTOR。
1991年 《VISIONAIRE》創刊。
1992年 FABIEN BARON當上《HARPER'S BAZAAR》的CREATIVE DIRECTOR。
1993年 《WIRED》創刊。由DAVID CARSON當ART DIRECTOR的《RAY GUN》創刊。
1999年 MARVIN SCOTT JARRETT與HELENA CHRISTENSEN創辦《NYLON》。
2002年 藝術文化雜誌《BEAUTIFUL/DECAY》創刊。
2005年 亞洲文化雜誌《THEME》創刊。
MAGAZINE TIMELINE OF JAPAN 日本的雜誌企畫能力非常誇張,由於島國的封閉,天然環境的局限,所以對外來知識非常渴求,拼命將外國的知識翻譯成日本,方便通行於國。可以說日本雜誌種類之雜之多是世界罕見的。
1905年 《婦人画報》創刊。
1926年 《廣告界》創刊。
1929年 森澤信夫與石井茂吉把「寫真植字機」實用化。
1934年 名取洋之助與山名文夫、河野鷹思、龜倉雄策等重建日本工房,並創辦對外日本宣傳雜誌《NIPPON》。
1935年 北園克衛創辦《VOU》。
1937年 資生堂創辦《花樁》。
1942年 對外宣傳雜誌《FRONT》創刊。原弘負責編輯設計。
1948年 《美術手帖》創刊。花森安治創辦《美麗的生活手帖》(其後改名為《生活手帖》)。
1959年 《DESIGN》創刊。
1960年 由勝見勝編輯的《GRAPHIC DESIGN》創刊。ART DIRECTOR為原弘、田中一光負責封面設計。
1963年 為紀念平凡社創業五十周年而創辦《太陽》。ART DIRECTOR為原弘。《MEN'S CLUB》創刊。
1964年 《流行通信》創刊。
1970年 《anan》創刊。由杉浦康平負責封面的季刊《銀花》創刊。橫尾忠則負責設計《少年MAGAZINE》的封面,掀起話題。
1971年 《NON NO》創刊。
1972年 《PIA》創刊。
1973年 由植草甚一編輯的《WONDER LAND》創刊。平野甲賀當ART DIRECTOR。因石油危機的關係,紙量不足而導致出版書刊價格上升。
1976年 《POPEYE》創刊。ART DIRECTOR為堀內誠一。《STUDIO VOICE》創刊。
1980年 《BRUTUS》、《NUMBER》、《寫樂》、《25ans》、《COSMOPOLITAN》日本版等相繼創刊。這年創刊的雜誌多達二百三十冊。
1981年 伊丹十三當負責編輯的《MON ONCLE》創刊。
1983年 《SWITCH》創刊。ART DIRECTOR為坂川榮治。
1986年 《MEN'S NON-NO》、《BOON》創刊。
1989年 《03》、《GULLIVER》、《CREA》創刊。
1990年 《CUT》創刊。ART DIRECTOR為中島英樹。
1991年 《i-D JAPAN》創刊。
1994年 1923年創刊的月刊《文藝春秋》出版第1000期。
1995年 《WIRED日本版》創刊。ART DIRECTOR為佐藤直樹。
1996年 《RELAX》創刊。
1997年 《PEN》、《GINZA》創刊。
1998年 《FREE & EASY》創刊。
2000年 《CASA BRUTUS》創刊。
2002年 大橋步編輯的《ARNE》創刊。
2003年 《HUgE》創刊。
2005年 《FREE STYLE》創刊。封面由松本大洋繪畫,平野甲賀負責設計。
《VOGUE》 NOVEMBER, 1964 《HARPER'S BAZAAR》 APRIL, 1956 《LIFE》JULY, 1963 《PURPLE》SUMMER, 2000 《RELAX》MAY, 1996 《RELAX》FEBRUARY, 2000 《THE FACE》JUNE, 1983 《i-D》MARCH/APRIL, 1984 《INDUSTRIE》2009 《i-D》SEPTEMBER, 2011 《INDUSTRIE》2010 MY PERSONAL RECOMMENDATION 比利時出版,創於二零零四年,本來名為《N°》,可追溯到二零零一年,由安特惠普六君子WALTER VAN BEIRENDOCK提倡並實踐,三年後改為「一本雜誌」或者「A雜誌」也並無不可,由始至終最合適的意譯應該是「客串雜誌」。創刊號找來安特惠普六君子之一的DIRK VAN SAENE上陣,全部創作者各施各法,十分精彩,是一本設計師的靈感剪貼本,也是一本賞心悅目的創意雜誌。
LATEST
FIRST
DAN THAWLEY
EDITOR-IN-CHIEF OF 《A MAGAZINE》十分年輕的總編輯,曾是模特兒以及攝影師,後來加入《A MAGAZINE》,負責策畫和協助不同的時裝單位參與雜誌製作。他和KRIS VAN ASSCHE的合作和訪談非常簡潔有力,也是讓大家好好認識這本雜誌的一篇訪問。
X:《MILK X》D:DAN THAWLEY X : 可以為大家介紹你喜歡的一些雜誌嗎?
D : 由日本時裝設計師高橋盾參與的《A MAGAZINE》和OLIVIER THEYSKENS的《NoD》都是我非常喜歡的推介。他們兩個都展示出非常出眾的獨立性,有一種令人如墮五里霧的曲折離奇。當然你閱讀過後便會發覺設計師對人生和自己處身世界的熱情,找到與別不同的個人興趣,這些得著和啟發可說和時裝無關。
X : 最近有本地和海外的雜誌值得推介嗎?
D : 在巴黎的話,我喜歡《SELF SERVICE》和《ENCENS》。倫敦我會選《CANDY》、《MAN ABOUT TOWN》、莫斯科的《GARAGE》、紐約的《DOSSIER》、巴塞隆拿的《APARTAMENTO》和赫爾辛基的《SSAW》。
X : 已經停刊的眾多雜誌,有哪一些你認為非常可惜?
D : 《JARDIN DES MODES》(1922-1997)、《DUTCH》、《THE FACE》、以及在九十年代由造型師JOE MCKENNA創辦只有兩期的《JOE'S MAGAZINE》。
X : 你愛雜誌嗎?為甚麼?
D : 我喜歡雜誌可以捕捉到一種時代精神。雜誌其實是一個藝術的呈現,是一種信仰和美感的追求,你翻揭時隨處可見當中的安排和佈局,也牽涉對印刷、排版、紙張、形式的嚴謹追求。
X : 可以跟香港的讀者分享作為雜誌人的說話嗎?
D : 請大家繼續買自己心愛的雜誌吧,陶醉在新的焦點和報導手法吧。
MY PERSONAL RECOMMENDATION 從家居出發,擴及生活議題,《APARTAMANTO》是本不造作的室內設計雜誌。不過度修飾,用最實際的角度探討空間創意,真實呈現受訪者的生活態度及美學。從此設計雜誌不再遙不可及。
X:《MILK X》M:MARCO VELARDI X : 可以為大家介紹你喜歡的一些雜誌嗎?
M : 《FT WEEKEND》是周末發刊的報紙副刊,它介紹生活和家居品味,它比起報紙更像一份雜誌。
X : 最近有本地和海外的雜誌值得推介嗎?
M : 意大利的《IL》和《ROLLING STONE ITALIA》。
X : 已經停刊的眾多雜誌,有哪一些你認為非常可惜?
M : 從前未分家的《PURPLE》相當精彩,一本裝,沒有畫分時裝和記事兩類。
X : 你愛雜誌嗎?為甚麼?
M : 我喜歡雜誌的所有東西,由內容到廣告都是一個整體。你必須認真細看才洞悉一本雜誌引人入勝的地方。
X : 可以跟香港的讀者分享作為雜誌人的說話嗎?
M : 繼續保持事事好奇吧!
MY PERSONAL RECOMMENDATION 旅遊文化雜誌,《TRANSIT》的女生版本。
希望透過旅遊,把世界上美麗的風景與文化(食物、時裝、電影、民族等)介紹給好奇心旺盛的知識型女性。
X:《MILK X》S:SAYOKA HAYASHI X : 可以為大家介紹你喜歡的一些雜誌嗎?
S : 《STUDIO VOICE》、《RELAX》、《生活手帖》、《ぷれりか》、《PEN》、《COYOTE》、《LULA》、《THE GENTLEWOMAN》、《FRANKIE》、《THE WEEKENDER》。
X : 最近有本地和海外的雜誌值得推介嗎?
S : 《ぷれりか》,假如小時候已有這本雜誌,相信我對理科會更感興趣吧……IDEA與設計方面也很出色。
《WEEKENDER》,周末時揭著揭著便會愈發想看下去的雜誌。沒有壓迫感,氣氛輕鬆,跟我以往喜歡的《RELAX》相似。
X : 已經停刊的眾多雜誌,有哪一些你認為非常可惜?
S : 《STUDIO VOICE》,高中時,讓我立志要成為編集者的雜誌。多角度剖析日本及海外文化,並製成特集。擁有壓倒性的情報量和分析力!
X : 你愛雜誌嗎?為甚麼?
S : 喜歡!食物、時裝、雜貨、音樂、藝術……可以自由地選取並編輯自己感興趣的範疇,這跟生活很相似。
X : 可以跟香港的讀者分享作為雜誌人的說話嗎?
S : 雜誌雖然並不是生活的必需品,但在眾多選擇當中,定隱藏著如何能活得豐盛的提示。
MY PERSONAL RECOMMENDATION 一九八零年創刊的男性雜誌。把藝術、食物、文化、書刊、電影、旅遊、時裝等各範疇,以獨立、原創之角度編製成特集,是「POP CULTURE的綜合雜誌」。
X:《MILK X》Z:ZENTA NISHIDA X : 可以為大家介紹你喜歡的一些雜誌嗎?
Z : 已停刊的:
《VARIETY》角川書店出版的娛樂雜誌。個人非常喜歡;《ALL RIGHT》停刊已久;《ESQUIRE日本版》於數年前停刊,渴望其復刊和《RELAX》。 正在出版的:《POPEYE》和《GINZA》革新大成功、《婦人畫報》持續出版120年的婦女雜誌、《KETTLE》與是別不同的文化雜誌、《dancyu》美食指南和《en-taxi》載有小說的文藝雜誌。
X : 最近有本地和海外的雜誌值得推介嗎?
Z : 《POPEYE》革新大成功。好棒,《L'UOMO VOGUE》和《VOGUE》意大利的男性版本。
X : 已經停刊的眾多雜誌,有哪一些你認為非常可惜?
Z : 《ESQUIRE日本版》。
X : 你愛雜誌嗎?為甚麼?
Z : 與其說喜歡雜誌,不如說我更喜歡《BRUTUS》吧。作為《BRUTUS》的編集者,我好像是看著整個世界而成長過來的。世界上有甚麼事情發生,便希望自己身處那地,親眼看清楚,跟現場的任何一個人說話。編集者就是這樣的生物。非常有趣的生物。
X : 可以跟香港的讀者分享作為雜誌人的說話嗎?
Z : 半年前來港,對這個「動態之都」深感驚訝。有一句說話,「能量會停留於活動中的事物上」。我覺得包羅萬象的香港正囤積著大量能量,非常期待。
由常識(commons sense)是甚麼這個疑問所衍生的創作。
常識(commons sense)是甚麼?時裝雜誌是甚麼?《commons&sense》就是這樣而來。
散發著日本時裝雜誌從未有過的空氣感,創刊至今已十五年。
於全世界十五個國家、二十八個城市都能買得到,源自東京(日本)的唯一一本國際時裝雜誌。
MY PERSONAL RECOMMENDATION 《commons&sense》KAORU SASAKI佐佐木香PUBLISHER、ART DIRECTOR、CREATIVE DIRECTOR AND EDITOR IN CHIEF OF《COMMONS&SENSE》生於大阪市。於大阪擔任設計師及廣告撰稿的工作。其後遠渡倫敦負責廣告製作,當上攝影師及設計師。回國後,於一九九七年創刊《commons&sense》。二零零六年創刊《commons&sense man》,兼任發行人、編集長與藝術總監。兩本雜誌的編採手法與唯美的視覺觀感均獲得高度評價,現於全世界二十八個城市發行。
除雜誌及廣告製作藝術總監之工作外,佐佐木亦活躍於時裝品牌製作、顧問等商業項目上的範疇,深得各方信賴。近年,更多次獲邀主理由經濟產業省管轄的JAPAN FASHION WEEK、TOKYOEYE、CO FESTA(CONTENTS PAO)等活動。時裝以外的委託也愈來愈多。
這一位成功的PRODUCER及DIRECTOR,至今負責過的時裝/藝術項目多不勝數。二零零六年五月於東京都寫真美術館舉行的GUY BOURDIN PHOTO EXHIBITION可說是其中一個具話題性的例子。
廣獲各高級時裝品牌的名設計師、著名攝影師、STYLIST等世界級FASHIONISTA的支持,佐佐木將繼續致力於日本的各個企劃。
X:《MILK X》K:KAORU SASAKI X : 可以為大家介紹你喜歡的一些雜誌嗎?
K : 二十至三十年前,我很喜歡以下的雜誌並經常閱讀:日本的《Olive》、《anan》、《03》、《STUDIO VOICE》、A5版《寶島》、《SCHOLAR》、《ZYAPPU》;倫敦的《i-D》、《THE FACE》和紐約的《Harper's BAZAAR US》。《anan》與《i-D》現在仍有出版,但我喜歡的是二十至三十年前的《anan》與《i-D》。
X : 最近有本地和海外的雜誌值得推介嗎?
K : 當然是《commons&sense》,還有《PEN》。對六十至七十年代出生的世代來說,這兩本雜誌都能挑起「求知的好奇心」。
X : 已經停刊的眾多雜誌,有哪一些你認為非常可惜?
K : 《LOVE MAGAZINE》,非常精彩的雜誌,能夠把時裝的空氣感完整地傳達給讀者。縱然有時候,會讓我覺得跟自己每季所描繪的時裝空氣感相似,甚至有如出一轍的感覺……但依然是一本非常刺激的雜誌。《Olive》,現在我所擁有的時裝感,其根基就是由這本出色的雜誌所建構。那些年的Olive少年,現在成了Olive大叔,繼續把那個已完成的世界觀傳達開去。
X : 你愛雜誌嗎?為甚麼?
K : 沒有甚麼特別的理由,發現時已喜歡上。
X : 可以跟香港的讀者分享作為雜誌人的說話嗎?
K : 大家盡情地買衣服吧!
MY PERSONAL RECOMMENDATION 是一本探討城市中綠色的雜誌。
X:《MILK X》E:ERNST VAN DER HOEVEN X : 可以為大家介紹你喜歡的一些雜誌嗎?
E : 有《ARTFORUM》、《WORLD OF INTERIORS》、《THE NEW YORKER》、《BUTT MAGAZINE》、《WENDINGEN》(1918-1931) 、《THE MODERNIST》、《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ANZA》、《THE NATIONAL GEOGRAPHIC》、《MONOCLE》、《ROLLING STONE》、《DONALD DUCK》、《ACNE PAPER》、《HOMME VOQUE NIPPON》和《PURPLE》。
X : 最近有本地和海外的雜誌值得推介嗎?
E : 本地的有、《FANTASTIC MAN》、《THE GENTLEWOMEN》, 《MISTER MOTLEY》、《OASE》、《FOAM MAGAZINE》(INTERNATIONAL PHOTOGRAPHY QUARTERLY),海外有《VENEER》、《TOILET PAPER》、《CHARLEY》、《CARL'S CARS》、《NEST MAGAZINE》、《THE PLANT JOURNAL》。
X : 已經停刊的眾多雜誌,有哪一些你認為非常可惜?
E : 沒有可惜的,經常都有新雜誌推出,當你不察覺時,已經消失了。我真正覺得失去了不是雜誌本體,而是開創性。意大利雜誌《DOMUS》在七十年代的開創性,ANDY WARHOL的《INTERVIEW》,TYLER BRULEE為我們帶來《WALLPAPER*》,這些為人津津樂道的故事好像消失了。而且EILEEN FLEISS和OLIVIER ZAHM一起的《PURPLE》是最美好的。
X : 你愛雜誌嗎?為甚麼?
E : 雜誌的存在是美好的,你會因一篇文章、一幅相片,甚至一個標題而引起莫名其妙的感覺,這是雜誌最奇妙的地方。
X : 可以跟香港的讀者分享作為雜誌人的說話嗎?
E : 嘗試去訂購喜歡的海外雜誌,並立刻忘記曾經訂閱,當有一天你收到遺忘的雜誌時會有意想不到的驚喜。
MY PERSONAL RECOMMENDATION 一年印製八本,內容關於CONTEMPORARY ART,一九九一年由FRIEZE ART FAIR的創辦人AMANDA SHARP和MATTHEW SLOTOVER及藝術家TOM GIDLEY創刊,現在已經成為一本藝術圈內新晉藝術家的必讀刊物。
X:《MILK X》J:JENNIFER HIGGIE X : 可以為大家介紹你喜歡的一些雜誌嗎?
J : 《THE YELLOW BOOK》 (1894-1897) 、《BLAST》(1914-1915) 、《MINOTAUR》 (1933 TO 1939 )、《ASPEN》 (1965-1971)。
X : 最近有本地和海外的雜誌值得推介嗎?
J : 我不是住在紐約,但覺得《THE NEW YORKER》非常接近內心,所以是我推介的本地雜誌。海外的我喜歡《BIDOUN》,是一本中東地區的藝文雜誌。
X : 已經停刊的眾多雜誌,有哪一些你認為非常可惜?
J : 我希望《WENDINGEN》能夠復活,是一本一九一八年到一九三二年的藝術雜誌,每一期都找不同的藝術家創作封面。
X : 你愛雜誌嗎?為甚麼?
J : 每一部分我都喜歡,是我的老師,我喜歡浸浴的時候閱讀。
X : 可以跟香港的讀者分享作為雜誌人的說話嗎?
J : 繼續閱讀吧!千萬要訂閱自己喜歡的雜誌,會幫助他們繼續營運的!
MY PERSONAL RECOMMENDATION 由網站起家,網主將網站實體化成為雜誌及商店,內容完全以男人的服裝和品味出發,多以人訪帶出品牌理念。
X:《MILK X》R:RYAN WILLMS X : 可以為大家介紹你喜歡的一些雜誌嗎?
R : 《APARTAMENTO》、《032c》、《FANTASTIC MAN》、《THE PLANT JOURNAL》和《BAD DAY》。
X : 最近有本地和海外的雜誌值得推介嗎?
R : 本地沒有太多有趣的雜誌,最近新興的有《PYRAMID POWER》,還有一定的實驗性,這本雜誌藝術總監《SACHA HURLEY》是一個非常有頭腦的人。海外的話我選擇《HUgE》。編輯部的成員處處展示工作的熱誠,最近改版,版面新鮮但內容一樣有趣。《APARTAMENTO》也非常值得介紹,我常常可以看到完全不認識的人的家居,裡面的相片非常耐看,我是忠實的支持者。
X : 已經停刊的眾多雜誌,有哪一些你認為非常可惜?
R : 我會選擇《PURPLE JOURNAL》。
X : 你愛雜誌嗎?為甚麼?
R : 很難去形容呢。但每次看到有趣的專集,印在雜誌上,我都會感到非常興奮,我很幸運,可以和很多優秀的寫作人、攝影師和造型師合作。
X : 可以跟香港的讀者分享作為雜誌人的說話嗎?
R : 我很感謝購買過《INVENTORY》的讀書,獨立雜誌經營相當困難,希望同業共勉之。
MAGAZINE TIMELINE OF HONG KONG 香港七十年代以前,文人左右大局,完全沒有消閒雜誌的創立。世界很大,我們還要學得東西可多著呢!
1953年 《兒童樂園》創刊,插圖大部分來自主編羅冠樵的手筆。《良友之聲》創刊。
1958年 《南國電影》創刊。
1968年 《明報周刊》《良友之聲》改名《良友之聲畫報》。
1970年 《姊妹》創刊。
1974年 《突破》創刊。
1976年 《號外》創刊。《選擇》月刊創刊。
1979年 《電影雙周刊》創刊。
1981年 《奪標》創刊。
1987年 鄭經翰創辦《資本雜誌》。
1990年 《壹週刊》創刊。
1994年 《Amoeba》 創刊。
《音樂殖民地》創刊。
1996年 《武剛車紀》創刊。
1999年 《名錶論壇》創刊。
2001年 《MILK》創刊。《CUP》創刊。
2002年 《士多》創刊。
2006年 《MILK X》創刊。
2008年 《Life Style Journal》創刊。
2010年 《OBSCURA》創刊。
ABOUT《MING PAO WEEKLY》(明報周刊)於一九六八年創刊,《明報周刊》以溫和的採訪路線見稱,內容主要圍繞娛樂、電影、旅行等,龍景昌在一九九五年加入並成為總編輯,銳意將《明報周刊》變成既貼近社會,又關乎生活品味的親民雜誌。
THE DEVELOPMENT OF MING PAO WEEKLY 「一九九五年三月十二號的BOOK B封面,我們找了當時感情失敗的楊惠珊做深入採訪,大家可能不太清楚她是誰,她是台灣電影金馬獎影后,當年曾經增肥數十磅飾演玉卿嫂,後來創立了琉璃工房。馮寶寶當年一直拒絕接受訪問,四月二號那一期正好是兒童節,我們想跟她做一個關於童年的訪問。眾所週知她的童年過得不快樂,所以她從不願意談這個話題;我跟她說,你只有一個方法令不快樂的童年變得有用,就是說出來,和讀者分享,可以讓其他小孩會避免重蹈覆轍,於是她便肯接受我們的採訪。九五年的時候劉淑華是香港小姐,有別於其他佳麗,她沒有進入娛樂圈,反而跑去做油漆工人,十多年後的今天,她是一個比起你和我更加快樂的人。莎士比亞書店變得街知巷聞很大程度是因為電影《日落巴黎》,但九五年的時候我們已經去了巴黎做關於這間書店的專題。當年很多傳媒還是隔山打牛方式做時裝周的時候,我們已經派記者去實地採訪米蘭和巴黎的時裝周,當時完成這個專題之後,《蘋果日報》的專欄還刻意諷刺我們,說龍景昌真是有錢,可以花幾十萬去做時裝故事;事實當然沒有花那麼多錢,當時的媒體不覺得實地採訪時裝周的重要性,現在卻幾乎每個媒體都會去了。我們曾派記者到訪波斯尼亞,但我們既然是LIFESTYLE的雜誌,在戰地當然不談戰爭和政治,我們不管對戰雙方誰對誰錯,我們關心的是戰亂下當地人民的生活面貌,然後我們發覺了一個很特別的地方,即使外面兵荒馬亂,每個人每天都會將自己打扮得非常漂亮,因為他們都有每一天都可能是生命最後一天的想法。當時未有《飲食男女》這類飲食指南的時候,我們做了一個食盡九龍城的專題。又曾以「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為題,在回歸前的一年做了一個關於「集體回憶」的故事去探討我們即將面臨的轉變,當時甚至沒有人會用集體回憶這個詞語呢!聖誕節,雜誌離不開會做消費特集,我們卻想做一些發揚聖誕節精神的特集,聖誕節的意義在於分享、付出和愛,當年我們去到加爾各答訪問德蘭修女。早於梁朝偉劉嘉玲在不丹舉行婚禮,在九七年很少人可以去到不丹的那個時候,我們已經做了一個關於不丹的特集。九八年我們已經相當關注GLOBAL WARMING,特別派人去北極進行採訪。當時還未算流行的激光矯正視力,我們找來自願者身體力行去體驗,當中有一個是盧覓雪。九九年我們已經去了做巴塞爾鐘錶展。我舉辦演藝動力大獎,是鑒於娛樂事業正在走下坡,我希望頒獎給一些在過去一年對整個行業有所提升的演藝人,我們尊敬你的話就會頒獎,你來領獎我們當然高興,不來的話,也一樣頒發給你。千禧年這本是演藝動力年鑑,但已經愈來愈少,零一年,三三去上海做新天地,揭示了香港進軍大陸的新模式。民間的故事也做很多,如鴨寮街、船街等等的故事。我們很早已經開始寫本土的故事,也會發掘外國有趣的題目,零五年寫米蘭傢俬展,零六年介紹塞納河的新地標、做韓國的藝術發展。」—龍景昌JESSICA WONG(三三)DEPUTY EDITOR IN CHIEF OF《MING PAO WEEKLY》TALK TO LUNG KING CHEONG & JESSICA WONG (三三)EDITOR IN CHIEF & DEPUTY EDITOR IN CHIEF OF《MING PAO WEEKLY》X:《MILK X》L:LUNG KING CHEONG?J:JESSICA WONG X : 你們分別是《明報周刊》總編輯和副總編輯,可以分享進入媒體工作的來龍去脈嗎?
J : 第一份工作是《現代日報》做副刊記者。
L : 七九年的時候我想做報紙,我應徵了兩份工作,第一份是《工商日報》,老總是邵盧善,當時月薪八百元;第二份則是《新報》,月薪好像是九百元左右,最後我選擇了進入《新報》工作,負責經濟版,後來轉到明報集團旗下的《現代日報》工作,之後就在九五年進入《明報周刊》工作,直至現在。
X : 你們兩位都是由報紙從業員轉職到雜誌,除了是機遇之外,兩位進入《明報周刊》的時候抱著甚麼心態呢?
L : 《現代日報》要倒閉的時候,我聽說黎智英要辦一份報紙,我叫阿于(于品海,當時明報集團的負責人)替我帶一個消息給他,問他有沒有興趣買下《現代日報》。黎智英說,報紙我就不買了,我反而有興趣買整個明報集團。後來當然沒有成事,但阿于和我把《現代日報》同事名單給了黎智英,我跟他說:「同事的基本資料和評價,我都可以給你,只有月薪我不會透露,因為你覺得他們值多少錢就應該給多少。」後來,《現代日報》大部份同事轉到《蘋果日報》工作,阿于不但沒有怪我在《現代日報》任職期間經營不善,還叫我留下來做《明報周刊》,我當然一口答應。
X : 九十年代中期,經營雜誌和經營《明報周刊》的氣氛是怎樣的?
L : 當時差不多是八卦周刊的末日,很多份已經做不住了,慢慢停止經營。進入《明報周刊》之後,我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告訴讀者,《明報周刊》不只是一本八卦周刊,我發覺娛樂新聞的價值已經走向下坡,你看現在的香港金像獎和各大品牌的代言人便已見端倪,於是我便推出多一本非八卦新聞主導的BOOK B。第二件事,當年甚少有人提及卻非常重要的一個詞語—LIFESTYLE,月刊可能會較多提到,但周刊卻甚少觸及,所以BOOK B的主題就是LIFESTYLE。
X : 《明報周刊》BOOK B的題目有情,有理,有懷緬,有開闢,有沒有特別的主題方向呢?你們是怎樣敲定題目呢?
J : 我後來才加入《明報周刊》工作,早期的題目很多由龍先生選定。早期的《明報周刊》如龍先生所言,他希望《明報周刊》不單單是一本娛樂雜誌,報道娛樂的手法亦和其他媒體不同,以非傳統方式去採訪,展示出明星也是人,他們都有人性的一面。除了本地娛樂,還有國際視野,香港常常被標籤為國際城市,但我們很多時候都會比較被動。做雜誌應該比讀者行快半步,題目來自靈感也好,以生活經驗去提煉出來也好,就是要尋找當中的價值、美感和獨特性,香港沒有這些東西,但香港人也會想看和想知道,消費和減價情報不會是唯一的選擇。《明報周刊》的讀者群就希望有選擇。我們做題目,也會考慮到讀者需要關注的,由最早提出集體回憶,到我們的城市開始不復舊觀、年輕一代沒有機會去感受這個城市,我們強調本土,因為我們覺得香港人需要這種情感,所以我們一直做。我們選題離不開價值觀,如何透過故事去鞏固。
L : 以前《明報周刊》只是靠經驗來做題目,現在的《明報周刊》是以三三的角色出發跟讀者溝通,和以前的《明報周刊》唯一的關連就是價值觀,大家有互相理解和明白的基礎。關於很多新的東西,非我興趣範圍內我真的不會判斷,三三是傳承《明報周刊》的第二代人,她接得住。《明報周刊》一直以來的問題,是根深蒂固的娛樂周刊形象。BOOK B一直被人們覺得那是一本附屬品,不會將BOOK A和BOOK B平等地視為硬幣的兩面。直到今天,我們終於可以說服老闆,由九十多頁,增加到一百六十多頁。多了頁數就立刻像一本獨立的個體雜誌。BOOK A全名《明報周刊》,BOOK B我們從前以《MPW》為題,現在叫《明周》,BOOK A和BOOK B的大小統一,加強BRAND ASSOCIATION。很多人看《明報周刊》長大,熟悉的程度像你的媽媽一樣,我們不能操之過急替她三百六十度整容進行變化,今次的改版我希望像四季交替時一樣無聲無色。
X : 聽你們說,這個轉變好像是期待已久的事,還要說服老闆,到底這次改版歷時多久?
L : 由九五年開始,我就已經開始遊說老闆,說BOOK B不是曲高和寡的LIFESTYLE雜誌,也不會是以消費為主導的LIFESTYLE雜誌。十八年前,有多少香港人會熟悉各大小品牌,最多認識卡地亞、香奈兒,但背後誰人設計卻不會深究。做娛樂新聞,想多一步,想後果。大家說新聞要有公眾利益,娛樂新聞講的是八卦,《明報周刊》沒有狗仔隊,因為我們會想後果,一想後果就有很多事情不會做。現在的新聞已不在乎本身的價值,一線的明星不在了,二線到七線面目模糊的人靠的是炒作方式。此消彼長,娛樂難做,BOOK B有發揮空間,今次的改版順理成章。
X : 過了十八年到現在,終於能夠將BOOK B擴大,有甚麼感想?
J : 改版只是內容增加,並不是編採手法改變,而且我們也希望做一本好的雜誌給讀者,我不想做的雜誌和讀者的生活無關。消費可以滿足一剎那的快樂,但生活所需要的不只是購物,還有更多其他需索,我們一直在做,做得好不好,不知道,但會繼續嘗試。資源永遠不夠,但老闆永遠希望我們以有限作無限。
L : 這不過是一個機會,不是轉變。今次雜誌改版是羊毛出自羊身上,我把替公司節省下的資源多印頁數。以前我們有大小兩個尺碼的書度,如果能統一一個尺碼本來就好,但看了《明報周刊》四十年的讀者是無法適應的,於是BOOK A照樣有大小,但BOOK B只印細的版本,將當中節省的開支和加厚BOOK B的成本做到收支平衡。改版從商業角度上,老闆沒有得益,但他肯讓BOOK B增加篇幅已經是難得的機會。
J : 不要常常要求機會,有時機會是自己爭取的。回想以前我們先做巴黎時裝展,因利成便再飛到波斯尼亞做稿,這樣努力是因為我們珍惜每一次機會。很多同事很怕和我公幹,因為我常常一次做五份稿件,但我非常珍惜機會。《明報周刊》很幸運,現在編輯部依然非常獨立,採訪的自主性高,例如不久前BOOK B做了一個街道欄杆特集,記者同事跑遍全香港九龍共九十多處的欄杆,這個工作空間是非常可貴的。
L : 我們這樣自主辦雜誌一樣有盈利,不是「蘋果模式」才能賺錢,我們一樣有生存空間,這是一個對辦雜誌的信念堅持。
X : 這樣堅持辛苦嗎?為甚麼要自討苦吃呢?
J : 我們常常有同事流失的情況,很多新人想入行,或同行想轉職,他們會覺得《明報周刊》有發揮空間,蠢蠢欲試,但入職之後就知道做《明報周刊》的稿,要比其他人花好多倍的努力,稿件被我退下重寫的情況時有發生,不是有太多人捱得住,甚至覺得不值得。能留下的就一定不是以金錢衡量工作的,是背後有信念和理想支持。
L : 我剛出席北京GIORGIO ARMANI的活動,他現在每天還非常努力工作,不假手於人。人們好奇問他為甚麼還是這樣賣力,他輕描淡寫說,視乎你當你的工作是甚麼。如果工作是體現你生存的一種方式,你不會計算和埋怨辛苦。過去十幾年,我看到媒體的最大挑戰,是編輯部逐漸喪失獨立性,屈就於廣告的力量。媒體的老闆其實只有兩個,一個是廣告客戶,一個是讀者,過去十多年媒體開始放棄讀者,只顧廣告,引致讀者不肯買雜誌,做成免費報刊雜誌的出現。我覺得免費媒體的出現,是BEGINNING OF THE END,是對媒體最後的警告。當你不再需要讀者,只需要抽象的統計數字,你不再向讀者服務,相反,你要他們作為數字去取得廣告合約。那邊廂,廣告客戶借我們擴大影響力。我做傳媒一直有一條底線,希望將內容和廣告分清楚,讀者一看就能分辨。品牌以前會有兩個方法令人消費,一是用廣告,二是用公關手段去說服大家,現在兩者混合,用廣告文案作為手段,變相是在削弱自己的影響力;有錢就可以賣廣告,沒有說服的一環,其實令整個過程的說服力變得薄弱。現在品牌有活動,一開口就問可以給他多少版位。我會答,不要問我這個。難道有價值我會不去嗎?做新聞有價值的話你不邀請我也會來,我做了十多年,但到現在還是有人會未做稿先問版位!
J : 其實相熟的公關都知《明報周刊》風格,不會追問,就算問,我也不會答。我會和公關解釋,不要覺得邀請我公幹是便宜了我們,我們派記者出去,那是公司資源;飛巴黎少則四天,但這四天是工作日,我們都有付出,如果活動沒有價值,你的條件如何我也不會考慮。
L : 但總會有客戶壓力的。現在的品牌最喜歡以廣告扮內容。
J : 像愛馬仕就很好,每年有活動都會邀請,而且不問版數。一來長期合作,二來他們真的有看我們雜誌,了解我們的編採方向,也了解我們讀者的需要。
X : 你們既要守住編採自主獨立,又要周旋於公司的廣告壓力,當中情況如何?
L : 今次改版我和三三都有和品牌打招呼,順道宣揚我們的理念。在傳媒做SALES的有兩點要明白,一,他們不只是替公司賺錢,也是在替公司增加開支,因為每一版我們都要支付印刷費。二,不是甚麼都可以賣,當不合理的情況出現,我會嘗試為他們尋求解決方法,但事實上,永遠沒有雙贏的完美結局,永遠都是愛恨交纏。
X : 你覺得年輕一代的價值觀和你們是不是有很大出入?
J : 請新人主要看他的個性,但語文水平下降已經是不爭的事實。如果現在能夠請一個寫稿不用大改的記者已經很幸運。龍生以前在《新報》時的記者是黃碧雲那種高質素的,如果要他看現在的稿會要了他的命。現在請人,其中一樣要看看他有沒有好奇心吧。如果沒有,很難做下去。做記者是專業,不是業餘,業餘可以喜歡的做好些不喜歡的不做,我們應該以專業,或追求專業的心態去工作。
L : 我覺得現在的社會,所有事都簡單化,非黑即白,電影稍有深度就不想看,文字太多又不去閱讀。
J : 要讓年輕一代有要求,是非常困難,但我們還是要繼續。
L : 有一個剛剛離職的同事臨別前跟我說,其實用不著以月刊的方式做周刊。我思考了好久,其實以質素而論,應該無分周刊月刊,只有選材方式不同。
J : 同意,之前做《明日風尚》(《明報周刊》曾經在內地辦的一本月刊雜誌),是第一次做月刊,發覺不是質素的問題,而是我們可以用別的方式去呈現一個故事。因應讀者群來決定表達方法。
X : 你覺得有沒有天生的雜誌人?
L : 性格上會有特質,一定要有好奇心。現在的人浪漫化了記者的工作,以為看電影、逛街、寫兩下我的感受。寫我的感受不是問題,但現在建立了一定社會地位的人,沒有一個是懶惰的,你看村上春樹就知道。年輕人只見成功,不見付出,那很危險。工時長,要有耐性,這些都是必備的。
LUNG KING CHEONG EDITOR IN CHIEF OF《MING PAO WEEKLY》PERSONAL RECOMMENDATION 今次《明周》改版,他們邀請了又一山人擔任創作總監,替他們決定美術的方向和改善改版後整本雜誌的美藝方向,希望讀者能夠感受得到。
ABOUT 《CITY MAGAZINE》陳冠中、丘世文、鄧小宇及胡君毅在一九七六年創辦的生活潮流月刊,內容圍繞時裝、餐飲、家居、建築、設計、美藝、環保、視像、音樂、閱讀、文化及藝術等範疇,主要目標讀者是中產階層;雜誌有不少奢侈品及時裝廣告,塑造香港中產階級的共同形象,至今仍常被引用為八十年代香港戰後中產階級冒起的象徵符號。
THE EVOLUTION OF COVERS 早期的《號外》是唯美的,我和PETER WONG覺得唯美以外也要尋找自己。周肅磬?我們如何分辨塑造和雕啄,你替一個人造型,到底要替他穿衣服,還是要脫衣服呢?很多人的做法是添加東西,那是塑造,但我個人傾向雕啄,透過這樣去呈現真實的個性。張曼玉在九十年代那一期封面,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去說明,而且印象非常深刻,因為我透過這個方法看見了她的另一面。《號外》的封面有很多處理方法,很多人是塑造新的東西,我當年就喜歡雕啄,試圖還原真我。自從邵忠收購號外之後,他提倡明星已死,不再依賴明星,可以人視覺和圖像去做封面,這個做法有好有壞,只要你一口氣看兩年甚至三年的封面,如果全部不用人像,會完完全全和過去斷層,沒有了當年創刊最標緻性的延續,如果沒有人像,會欠缺生氣,失去了時代性。這一兩年我開始回到人像封面的做法。—程少偉CHING SIU WAI PUBLISHER & CREATIVE DIRECTOR OF 《CITY MAGAZINE》TALK TO CHING SIU WAI PUBLISHER & CREATIVE DIRECTOR OF 《CITY MAGAZINE》X:《MILK X》W:CHING SIU WAI X : 你是如何加入《號外》的?
W : 年青的時候我喜歡看雜誌,會到尖沙咀碼頭買《THE FACE》和《i-D》,反而不看《號外》。本地雜誌我會看《電影雙周刊》,所以我當時想加入《電影雙周刊》。後來認識了一個朋友THOMAS,他在周梁淑儀的公司做形象,後來輾轉將我介紹給李志超認識,這樣便加入了《號外》工作。當時我是正稿員,也就是現在用電腦排版的美術人員。八十年代沒有電腦排版那麼方便,我們做一版稿需要剪剪貼貼,在一間很小的房間裡面,等打字員將原稿紙上的手稿打出來,我就用界刀將字稿界成字條,裁好照片及零碎的工序,就貼好在一張紙上,全手作,記得我大概用五分鐘排起一版稿,我懷念那個年代,PETER WONG(黃源順)寫完稿,我就排版,那種工作氣氛真的充滿熱誠。當時我們每個人,一人一部分的手作和參與,是切實地完成一件事,現在太多方便太少懷念。由手稿、排版、資料搜集,過程付出的精神和汗水不可同日而語。看書,看雜誌,在腦海裡面消化,想象,其實都是一個認識自己的過程。現在的人是吸收資訊,不是尋找自我。我們那一代的雜誌人會思索,怎樣能夠用有限的資源不停伸延下去,要用想像力。但互聯網搜尋一下已經替你安排好,少了樂趣。
X : 你的工作裡面哪一部分令你覺得有滿足感呢?
W : 很多人會問我,為甚麼要這麼辛苦去做雜誌,其實從來沒有人說過雜誌是一份優差,雜誌的工作是實實在在的,由資料搜集、採訪、排版,每個步驟都是時間和精神,不是在辦公室涼冷氣、出席品牌活動、和客戶吃個午飯、看漂亮的華衣美服、間中採訪行逛街借衣服拍照,自我感覺良好就是雜誌人,是完全歪曲了雜誌本質。以前做雜誌,我抱著一種優越感,因為我從小就希望做一個有影響力的人,希望可以做些東西出來影響別人,藉此讓人知道我了不起,比你們更快更搶先做到成績。現在我的心態轉變了,雜誌是一個和別人分享東西的媒介,我希望可以幫助別人,這是我現在繼續工作的推動力。推動一件事是需要有心去做的,如果以一己之力可以幫助人就不枉了。從前心態比較自私,會做自己想做的,隨心所欲,不會考慮太多。現在我還會問自己,自己為甚麼要做媒體呢?有甚麼意義呢?以前我會和PETER兩個人不停討論,到底在香港做雜誌為了甚麼?我們銷售的內容完全以消費為最終目的。巴黎、倫敦、米蘭,這些城市的時裝和時裝雜誌是推動一個工業的發展,關乎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在香港呢?做月刊的都在販賣品味,展示美輪美奐的東西,增加消費意慾,到最後,這些對於社會有沒有意義呢?我覺得這是一種悲哀。近年我覺得自己開始想通了,知道自己想做甚麼和能夠做甚麼。
X : 你覺得以前和現在的工作氣氛有甚麼分別?
W : 日本的雜誌種類這麼多,這麼多受眾和讀者,初入行我會想,到底雜誌能不能當一輩子的職業?我覺得不可能,如果能夠糊口已經很幸運。其實雜誌是可以做一世的,我已經做了二十多年,應該還可以做多幾年吧,這段雜誌人的歲月佔了人生一部分的時間,我正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去告訴年輕人雜誌是一份職業,是一種專業和事業,而不只是一份工作。以前簡單很多,雜誌之間的競爭沒那麼激烈,業內的同行全部都認識,其他人或多或少都會尊敬號外的優越地位,現在行業的規模大了,人多了,生態改變了就有更多人魚目混珠。當年香港經濟起飛,物價相對便宜,現在要做雜誌經濟壓力非常明顯,和中國內地去比較,更加是非常渺少。我也很想知道,現在年輕一輩覺得雜誌有沒有將來。
X : 做雜誌是很辛苦的,但有心去做就一定可以做下去。不過大概沒有人覺得做雜誌有前途吧?
W : 從前雜誌不是一個行業,廣告公司是一個行業,但現在雜誌工作是一個行業,相反廣告公司卻很難經營。
X : 你那麼敬業,工作上有沒有難忘的故事可以分享呢?
W : 年少輕狂,和PETER兩個人扮當流行的YUPPIES,駕著開蓬跑車,他去GIORGIO ARMANI買西裝,我就買YOHJI YAMAMOTO,一星期總有兩天去JOYCE瘋狂購物,周末去文華酒店喝下午茶,這些行為某程度反映了當年的氣氛很好,對未來充滿希望。工作關係,還可以四處去做採訪,我記得第一次是LOUIS VUITTON贊助,去巴黎拍攝封面人物梁朝偉,這些一個團隊工作經驗是不可能再有的。現在這類拍攝對很多人而言駕輕就熟,但很少人會認真去體驗工作的快樂。
X : 現在做深度的報道是不是愈來愈困難?
W : 有心應該做到的,如果有品牌邀請離港兩三天到海外出席一個活動,我不會去,要去的話至少讓我實實在在做到一些專題。公幹的意義在於體驗,不是去享受安排好的住宿和宴會。我覺得安排故事的舖陳很重要,做雜誌也應該有新聞的意義,直接採訪還是閉門造車,不用多說。
X : 有沒有一些人和事影響你的價值觀呢?
W : 有好幾個,施養德、周肅磬、邵忠,這些前輩都很重要。施養德告訴我們書刊設計、雜誌設計的美學所在。周肅磬?曉我生活取態、建築美學,從對話中已經有啟發。我的老闆劭忠,他常常都會啟發我做雜誌到底為了甚麼,要怎樣做、理念是甚麼。早期我和PETER都不會考慮太多問題,但內地對文字和背後價值都有高要求,會討論多一點內容的價值所在。年輕想做就做,最重要是得到認同和共鳴,完全不會考慮背後的動機。
X : 你個人的美學並不能完完全全發揮和應用到雜誌上,你怎樣去取得平衡?
W : 不要給予自己太多選擇,如果有選擇,也要盡量去挑剔那一樣不太好,說服自己放棄。《號外》的美術設計沒有太大改動,離不開文字、圖片和空間的關係,變動只在比例上。到了現在,已經很難做到從前的模式。雜誌是不是一定要有好多內容才算好看呢?當年的《WALLPAPER*》、近年《MONOCLE》的豐富資訊,一比較,我們是不是很少內容呢?以前《號外》擅長留白,這幾年已經沒有出現。有很多工作的時候,你只能將工作分配,和信任同事,即使和自己的想法有偏頗,未能得心應手,就要多溝通。現時的《號外》封面的確沒有早期的深刻,因為有很多人都做到了一定水準,看慣了就會平平無奇,但不要忘記《號外》的開創性。香港有抄襲的情況,現在資訊發達,一抄就無所遁形,抄無可抄,攝影的能力會變得薄弱。
X : 你覺得雜誌優越感還存在嗎?
W : 日本的雜誌愈做愈精彩,但普遍來說香港的雜誌優越感真的薄弱了許多,我幾年前也不會理會別人的看法,做單車特集,做鐵路特集,現在我看來會覺得普通不過,但幾年前做是先知先覺。現在幸好還有邵忠支持,支持我一心用雜誌來幫香港人達成願望。達明一派重出江湖,我替他們高興,他們要不要我幫忙是其次,但我很想幫到他們,如果用有限的資源可以幫到朋友,我會很快樂。像近期以麥家碧作封面我也很高興,她能夠代表本地文化和創作,值得支持。國內的藝術家真的很厲害嗎?最重要還是有市場支持。香港真的不能夠自己支持自己嗎?我現在還有優越感是因為我能夠幫助別人,發表他們的創意和想法。
X : 《號外》未來還會沿用這個方向?
W : 今年我以靳棣強做封面人物我覺得相當大膽,很多人會質疑,但他的作品令香港人有共鳴,我本著良心覺得連自己人的設計都不加以推廣,一味祟洋,只會一輩子被人牽著鼻子走。接下來我會找榮念曾,今年是進念三十周年,也在劇場界有貢獻。希望找草間彌生、中國冒起的攝影師陳曼、台灣舞蹈大師林懷民、周年還想找張曼玉做封面。作為一本城市雜誌,應該感受和緊貼我城的喜怒哀樂。我們也會繼續年題,下年的還在構思,大概是關於GENERATION和ICON。
MY PERSONAL RECOMMENDATION ABOUT 《LIFESTYLE JOURNAL》(優雅生活)隨《信報》每月附送的雜誌,二零零八年四月創刊,主編黃源順,媒體工作經驗二十多年,將優雅生活打造成一本周末的輕鬆讀物。內容主要關於時裝、珠寶、藝術等範疇。現已從月刊改為雙周刊,並推出網站揭示版及iPAD apps,擴闊讀者層。
HOW TO PRESENT LIFE STYLE 《信報》裡面沒有介紹LIFESTYLE的平台,出這本《LIFESTYLE JOURNAL》雜誌的目標,是一個廣告商的平台,吸納之前接觸不到的客戶。目標清晰,我也可以藉此做一些慢活和深刻一點的報道,便轉到那裡工作。雖然說以吸納廣告商為目標,但《LIFESTYLE JOURNAL》不賣封面,而且也沒有要求拼命追廣告商。去年三月《LIFESTYLE JOURNAL》轉做雙周,四月有iPAD版,封面才開始和客戶掛鈎。多了平台,少了封面,創作力幸好還有空間發揮。現在做雜誌壓力非常大,月刊還好,有二百至三百多頁,有一定版面去做自己喜歡的、有想法的故事,但以《LIFESTYLE JOURNAL》為例,頁數不多,隨報附送印數大,封面便是一個重要的創作空間。當iPAD版出現,每一期會和一個廣告商合作,封面空間再沒有發揮機會,但電子版也安撫了我們的創作慾望。—黃源順
PETER WONG
CHIEF EDITOR OF《LIFESTYLE JOURNAL》(優雅生活)TALK TO PETER WONG CHIEF EDITOR OF《LIFESTYLE JOURNAL》(優雅生活)X:《MILK X》P:PETER WONG X : 怎樣加入《號外》工作?
P : 求學時我有投稿到《年青人周報》和《青年周報》,也開始買《號外》來看,那是八十年代初的事。當年我已經很祟拜《號外》的寫手和作家。到了在香港大學讀書時,住在我對面宿生房間有一個師兄,《號外》的總編周肅磬是他的中學同學。有一次周肅磬來探望那位師兄,便互相認識了。我八八年八月加入《號外》工作,回想起來真的非常幸福,那時候雜誌還是用植字機,印出一張紙,然後再剪剪貼貼來為稿件安排版面。加入《號外》不久,同年十月,醞釀已久改版正式實行,用電腦植字取代,因緣際會,我就是因為有新的職位空缺才能夠在《號外》工作,我是EDITORIAL ASSISTANT。
X : 大家常常將早期的《號外》掛在嘴邊,那時候氣氛真的那麼吸引嗎?
P : 從前有志做雜誌的人,都是文化修養和底子比較充實的人,當時雜誌主要關於文化、電影、藝術等範疇,你會加入雜誌是因為你想寫稿,對文字有興趣。我們都以興趣先行,沒有很長遠的計畫和打算,要將雜誌成為職業。《號外》在九十年代以前,經常維持著一種狀態,就是有人在主持大局,但正職少,卻有很多CONTRIBUTOR。那些協力者有很多人都已經有正職在身,替《號外》純粹藉著這個平台發揮,或者義務幫忙。那些人或以文字發力,或協助美術指導,或協助攝影工作。
X : 《號外》封面明星雲集是甚麼原因?
P : 陳冠中、岑建勳、劉天蘭等人本來就是電影中人,因此經常找到很多一線的明星歌星登上封面。而且這方面從前比較自由,大家會覺得拍封面是眾志成城的,氣氛和現在商業掛帥非常不一樣。
X : 那些CONTRIBUTOR是不是早期《號外》精彩的原因?
P : 完全同意。因為他們本身在自己行業已經很出色,以《號外》作平台去創作,既沒有壓力,也可以一展所長,凡事以興趣掛帥,這樣更像一班人去做一個ART PROJECT。早期的《號外》是截稿時才能夠見到有人工作的,平日很少人會到辦公室。到了八十年代後期,《號外》已經規範化,內容開始會安排好,不會隨機和即興。
X : 《號外》的分水嶺在哪一年?從風格上的轉變和制度化,是九十年代前後嗎?
P : 可以說是八八年十月,也就是改版之時。改版前的《號外》,除了封面和裡面的時裝造型照以外,其實很多照片都是亂來的,很多CONTRIBUTOR 不是新聞工作者出身,也純粹以興趣出發,沒有考慮到版權的問題,所以有很多翻拍外國雜誌的相片來使用,到了改版那一期,所有陋習都要修正,當中一樣就是相片要自己拍攝,或者要買相片來使用關於視覺上的一切,都不能再複製別的雜誌。而且八十年代尾九十年代初,《大都會》、《君子雜誌》的香港版也紛紛推出,人們開始意識到雜誌是一份工作之外,也是一種職業。
X : 你經歷這個分水嶺,做雜誌的初衷在後來有改變嗎?
P : 當年有點傻勁,自己喜歡寫稿,也喜歡文化方面的資訊,這樣便開始在《號外》邊做邊學,機會也算不少。
X : 你在《號外》工作了多久?
P : 八八年到九四年是第一階段,離開了四年多,自己開公關和廣告公司,也嘗試做過自己的雜誌。九九到零八年返回《號外》。第一次離開,是因為《號外》的江湖地位已經建立,做很多事情相對順利,有利有弊,我想找點挑戰性的工作。九九年《號外》被收購,陳冠中找我回去。新的投資者想發展網站,因為當時大家對互聯網的可能性都蠢蠢欲動,現在回想起覺得自己有點天真,覺得平面和多媒體的轉換是非常容易的事,到二零零二年就結束了,覺得有點失望,於是重新投入到平面雜誌上,開始投入LOHAS這個生活文化裡面,直到零八年第二次離開。
X : 《號外》的轉變是不是就是時代的轉變?
P : 時代不同,到底我們有沒有新的LIFESTYLE呢?我喜歡SLOW LIFE,學習如何調節慾望,如何告訴自己甚麼是足夠。從我想要甚麼,到我有甚麼已經足夠,這個轉變並不容易,要身體力行才明白。先學習和自己的身體溝通,你便會得很多啟發。
X : 喜歡探討和思考何為LIFESTYLE是不是你離開《號外》到《LIFESTYLE JOURNAL》的原因?
P : 有兩個原因,零三年,現代傳播購了《號外》,我便開始每星期北上工作的生活模式,主要看內地的出版業務,《號外》幾乎都是曾凡接管。我這種工作方式到後來影響我的家庭生活,我既不能把家庭搬到內地,不斷飛來飛去也不是辦法,下定決心要考慮清楚。
X : 從前和現在的雜誌人有分別嗎?
P : 《LIFESTYLE JOURNAL》團隊平均的年齡四十歲,我有很多同事都具有一定經驗,因為內部人手有限,我更需要成熟處事的人替我分擔不同的工作,反而我在內地有見新人,他們普遍都非常進取、積極、主動,香港的新人,我只能從工作裡面去觀察。可能現在的工作模式要去太多活動,見太多人,我覺得他們很容易會走馬看花。現在的媒體生態改變了,從前沒有那麼多活動要參與的,只有重要的事情才有發布會。近五年真的完全改變了,中國開放市場,很多品牌多了預算和資金去維持曝光率,如果你是行內人,在這條新的生態鏈上面,無可避免會受到影響。我會給自己一些條件去管理這些品牌活動上的安排。
X : 《LIFESTYLE JOURNAL》發揮的空間在哪裡?
P : 除了廣告,幸運地我們還有一些版位去做自己喜歡的報道。轉了雙周形式,多了發表的機會,從前寫了稿沒有版位的情況大大改善。
X : 你最大的滿足感和困難的地方是甚麼?
P : 分幾個時期吧,早期能進入一本名牌雜誌工作,滿足感或多或少來自虛榮。回大陸工作那幾年,開了幾本新書,《生活》、《健康時尚》、《LOHAS》、替《新視綫》改版、做《周末畫報》的年刊,我的工作好比設計一台電視機的外觀,同事做播放的節目,我負責硬件,他們負責軟件,滿足感來自設計大綱。做《LIFESTYLE JOURNAL》,對我來說是一個歸零的狀態,滿足感是寫好一篇文章,看到一輯好的相片。做雜誌最困難的,永遠是和廣告的拉鋸,《號外》時還好,大家都有一個共識和分寸,現有我接觸到的廣告商來自很多層面,他們有很多不太明白那種共識的重要性。廣告競爭大,價錢又愈來愈低,經營真的愈來愈困難。
X : 做雜誌還有出路嗎?
P : 要做就必須適應時代,你可以純粹以藝術角度出發,世界各地有很多以基金贊助形式的雜誌仍然有生存空間,要不,就做個擅長觀察的出版人,了解到讀者的需要,由他們的角度、利益出發。如果能配合讀者長中短的需要便比較完善,短的是網站、中的是APPS、長的是有一本深度的雜誌。現在很多好看雜誌都是半年刊、季刊,有時間才有深度。
X : 哪些前輩對你影響深遠?
P : 陳冠中對城市的觀察和敏銳,鄧小宇的收放自如,這些都是非常厲害的本領。
X : 哪次工作最深刻?
P : 在中環拍攝張曼玉做封面的那一期《號外》,當時大家真的很CASUAL,那種工作氣氛,過程,現在一定不會再有。是不可能回去的年代。她來到,化妝,和我們交談,沒有經理人的七咀八舌,也沒有要求多預備衣服給她選擇,大家工作講求信任。現在生態變了,我也開始抗拒拍攝明星。
X : 第一本看的雜誌是哪一本?
P : 中學時很喜歡踢足球,《足球世界》是我早期接觸的雜誌。反而《年青人周報》對我影響較大,它鼓勵青年人投稿和閱讀,只要你文筆通順,有想法,他們便會刊登,而且會有稿費。內容圍繞音樂、電影、文學、舞蹈、文化等,也是一個大家切磋的平台。
X : 現在還會買來看的雜誌有哪幾本?
P : 很多都會揭過,好看才會買,唯一一本每期都買的是《SOTOKOTO》,是一本講LOHAS的日本雜誌,九九年由MAGAZINE HOUSE的小黑一三創辦。《MONOCLE》的專題題材廣,但不夠深入。《FANTASTIC MAN》、《THE GENTLEWOMAN》、《032c》都會買來看,他們都有用心找業內的INSIDER去做故事。
X : 有收藏雜誌的習慣嗎?
P : 從前會將喜歡的雜誌收藏,但後來就沒有這個習慣,印象中最深刻一定是剛創刊那時期的《WALLPAPER*》,當年的雜誌編輯風格新鮮,統一,當主編走了之後就不能同日而語。他後來做《MONOCLE》,一樣有新鮮感,是一個開宗明義的WORLDWIDE REPORT,探討LIVABILITY,發掘城市可居住的條件,條理清晰。他做LIFESTYLE能夠有新的觀點,非常不容易。
PERSONAL RECOMMENDATION ABOUT ACP MAGAZINES ASIA LTD.
ALKY CHEUNG,香港出生,歷任廣告撰稿、國際雜誌主編、圖書總編輯、圖書版權買賣、出版行政。旅英十一年,任香港報章、雜誌、電台駐歐洲特派員,又在當地出版集團任特約編輯,曾以最高票數當選英國外國記者會執委。在香港出版的多本著作均先後在台灣和中國印行,現於ACP MAGAZINES ASIA LTD香港分公司擔任PUBLISHING DIRECTOR。
ALKY CHEUNG
PUBLISHING DIRECTOR OF ACP MAGAZINES ASIA LTD.
TALK TO ALKY CHEUNG PUBLISHING DIRECTOR OF ACP MAGAZINES ASIA LTD.
X:《MILK X A:ALKY CHEUNG X : 可否和大家分享你的入行經過?
A : 畢業後我進入了傳媒工作,一開始就是做雜誌,最早期做的是體育雜誌,當時我替TVB子公司TVEI工作,旗下有幾本雜誌,年紀較輕的朋友可能沒有機會接觸過,但應該會聽過《奪標》、《香港電視》、《COSMOPOLITAN》(大都會),這幾本雜誌我都參與過。剛剛入行的時候我屬於一個SPECIAL UNIT的SENIOR WRITER,意思即是甚麼都要做,後來到《奪標》、《COSMOPOLITAN》,我成為助理編輯,到《TV WEEKLY》的時候就擔任執行編輯,可以說,不同類型的雜誌、不同崗位都曾經參與過。在八十年代尾九十年代初,外國雜誌紛紛推出香港版,最先應該是《COSMOPOLITAN》、《君子雜誌》,均為特許經營形式,後來《ELLE》從法國總公司派員過來香港物色總編輯人選,我獲邀成為首位直接由巴黎聘用的主編。
X : 這些外國雜誌和香港本土推出的雜誌有甚麼分別呢?架構上會不會完全不同?
A : 以《COSMOPOLITAN》和《ELLE》去比較的話,當年《COSMOPOLITAN》的香港版比較獨立,編採方面有較大的自由度,香港會向美國編輯總部拿取自己需要的資料,內容彈性高,自主性強,連美術方向自行決定。《ELLE》的法國總公司希望將香港版和法國版的風格統一,創作總監會在美術風格方面提出意見。回顧當年,要拿取國際雜誌的香港版權,因為競爭少所以相對較容易,但競爭少不代表質數差,反觀現在整個雜誌行業競爭都非常激烈,可是以國際雜誌為例,很多INTERNATIONAL TITLE的香港版水準非常參差,這些香港版的問題是過於本地化,而文字的質素普遍下降,做到貌似神不似。
X : 為甚麼在《ELLE》當上總編輯後會離港一段長時間?
A : 我是選擇離開《ELLE》主編的工作,到英國進修傳理系,但仍擔任他們的顧問編輯一年多。當年我雖當上《ELLE》總編,但一直都覺得水準不夠,於是便到英國充實自己,先讀書進修,再到星島集團工作,並同時完成碩士學位。當時管理一本叫《星島週刊》的雜誌和公司在歐洲的業務。當時,在英國的星島集團沒有辦雜誌經驗的人,於是我在香港的工作經驗便大派用場,後來轉投香港一份報章,當上歐洲特派員,跑新聞。在英國生活的十一年裡面,我和香港雜誌的緣份一直沒有中斷過,不時替《COSMOPOLITAN》、《ELLE》、《MARIE CLAIRE》、《君子雜誌》等雜誌寫稿,又替香港電台主持節目。
X : 妳作為寫作人的專長是哪一方面?後來離開英國又怎樣重返香港的雜誌業呢?
A : 我個人比較喜歡寫專訪和旅遊稿,喜歡做深入的訪問,喜歡從和別人交談中得到啓發。例如我跟吳宇森、高行健、彭定康和林懷民等人做的專訪就是自己比較喜歡的類型,現在工作比較忙,但仍然會不時技癢,寫 一兩 篇稿件娛人娛己。從英國返港,我重投星島集團,轉職圖書出版,兼理國際版權買賣;我主要管理部門內的九個編輯,當中書本的類型亦涉獵甚廣,有親子叢書、自我增值叢書、旅遊叢書,另一類型的工作是從外國購買書本的版權,將外語翻譯成中文。不只限於英文、法文、意大利文等,其他國家的語言我們都購買過。在購買版權的工作上待了兩年左右,下一份有關雜誌的工作就是到ACP MAGAZINES ASIA LTD.一直工作至今。
X : 你在ACP MAGAZINES ASIA LTD.的工作大致上負責甚麼?
A : ACP MAGAZINES ASIA LTD.是澳洲媒體隻團NINE ENTERTAINMENT屬下ACP MAGAZINES LTD.香港分公司。在香港的這個分部,我是開荒牛。NINE ENTERTAINMENT 在澳洲是一個規模非常龐大的集團,經營多類型的媒體生意,有電視台、報章、雜誌等等,香港分部主要做客戶訂製出版 (CUSTOM PUBLISHING),現時主理所有國泰航空機艙雜誌的出版。國泰航空航點遍布世界各地,搭客流量非常高,要照顧的讀者層面非常廣泛。
X : 這類型的機艙雜誌,在市場上都沒有太多直接的競爭者,要辦這類雜誌困難嗎?
A : 做任何雜誌我們首先要弄清楚的是:讀者對象是甚麼人呢?受眾清晰的話,我們才能夠確立編採方向。我們的受眾是飛機上的搭客,他們的喜好與一般人可以截然不同,ACP MAGAZINES在這方面是專家,我們採用強大的統計網絡和選取相關數據,作出針對性的編採方向,同時平衡客戶的特定要求。以《DISCOVERY》為例,裡面涵蓋了很多飛機上的娛樂資訊,比起市面上的旅遊雜誌,多了這個要處理的地方,專題故事則針對國泰航點覆蓋的地方,報導手法採國際化,我們要照顧的始終是來自五湖四海的讀者,所以寫作風格方面會輕鬆但保持客觀,而且在選擇題材方面,也會以較特色為主,以觀鯨為例,世界上有很多個地方都可以觀鯨,我們便可以為讀者介紹幾個不同的地方進行觀鯨活動,如果內容是上網隨時能夠查詢得到的話,便沒有那麼有趣。
X : ACP MAGAZINES ASIA LTD.大致上是辦甚麼雜誌?
A : 我們目前的主要業務是客戶訂製出版,即是服務客戶的出版。以我們的國際出版經驗來配合客戶的需要,引領客戶將他們要傳達的訊息,以最具效用的形式呈現給讀者。我未加入ACP之前,在TVEI已經接觸過這類工作,因為上司認為我外柔內剛,能拿捏與客戶之間的關係,在ACP一段時間,就真正發現這種工作有一定的挑戰,以《DISCOVERY》為例,國泰航空的航點多,印刷數量龐大,個別刊物的印數是亞洲區印刷媒體當中數一數二的高,是一個非常好的數據,對於讀者和廣告客戶而言都是一個非常好的媒體。
X : 以觀鯨這個題目為例,一般人普遍不會將這個節目定為旅行目的,你們去進行這類型有趣題目的編採過程是怎麼的?
A : 那是集體思維創作。譬如同事都覺得觀鯨這個題目不錯,就會互相討論,商討內容細節。我們在決定題目前,都會以涵蓋多個國泰航點能夠做到那個旅遊活動為大前題。其次就是深入去發掘有趣的節目。一篇稿除了文字,還有圖片,我們都有不同的同事負責,作為一篇稿的支援,這方面我們還算做得不錯。除了圖片庫,我們還有圖片部的同事,為稿件挑選合適的圖片,這方面,相信本地較少雜誌社能做到。圖片編輯的工作主要對稿件的配圖負全責,找圖片、買圖片、或聘用攝影師,以及和美術同事溝通。從前我做《ELLE》的時候都有類似的部門,但現在本地的雜誌生態完全轉變了,編採一腳踢,很多時候掛一漏萬,其實自己看自己的文字很難找出問題。這反映了現在香港雜誌的水準參差不齊。
X : 可以和讀者分享多一點制定專題背後的故事嗎?
A : 除了觀鯨,沙漠上旅行活動也非常有趣。大家都知道可以騎駱駝,但也可以玩沙漠陸上風帆,在旅遊者而言,這是比較HIGH END的旅遊方向。現在放暑假,很多家庭喜歡外遊,去東京的話大家都是專家,也欠新意,大家也可以考慮在英國的博物館過一晚,到意大利學做磁磚畫。《DISCOVERY》大部分內容都是以外國為主,我們會找當地的撰稿人工作,香港的同事主要做編輯和校對的工作。由於這裡的工作模式比較國際化,新來的同事會又驚又喜。喜的,是有很多人會反覆翻看一篇稿,從前我在TVEI時,就有校對的同事協助。ACP MAGAZINES ASIA LTD.旗下的都是國際雜誌,我們要求事事準確,所以一篇稿,第一時間要交到編輯手上,如果編輯審訂合格的話,接下來先做FACT CHECKING,之後才會進行編輯和潤飾。我們的雜誌都是中英雙語,由於總編輯是外籍人士,所以我要把關。
X : 妳要不斷去發掘這類旅行資訊,是怎樣去充實自己的見聞呢?
A : 如果要做這個行業,而且要做這麼多,某程度上一定是因為不喜歡刻板的工作和生活,如果沒有興趣,一定不能待得久。如果有興趣做媒體,再進一步就是清楚自己的讀者群,你的工作是做給讀者看,不是做給自己欣賞。嘗試了解讀者的背景和興趣,多看書、雜誌,開闊眼界,會有一定的幫助。
X : 你覺得現在從事雜誌的人質素普遍下降嗎?現在聘請雜誌人有沒有困難的地方?
A : 進行招聘面試,大部份都是有經驗的記者或編輯,我們會請應徵者做一個筆試,測試裡面我的要求正正是我們雜誌對一個編輯的要求,有一部份是考驗面試者的編輯能力,從簡單的測試已經可以得知一個人的中英文能力去到甚麼水平,由於我們旗下的雜誌都是中英雙語的,如果沒有從事過這類型雜誌的面試者應該會感到吃力,很多人誤會BILLINGUAL是中文和英文分開,但其實我們講求的是雙語互相吻合和精確,不能有錯。
X : 於聘請人材方面,妳有甚麼要求呢?
A : 做了這個行業一段不短的時間,面試要求考試是我比較堅持的。如果你求職是自薦的,或都被我選中的,帶來的作品可能已經被多次修正,為了看到真正的能力,考試是必須的。我們大部分同事都是編輯,文字的功力一定要有水準,不過我面試時也會問他們如何處理下一期的題目,或者給他們一個題目,聽聽他們會如何處理,文章的架構是怎樣的。現在招聘有一定難度,我很看重一個人的態度,雖然個人能力很重要,但雜誌是團隊工作,如果個人能力高但不懂與其他人合作或體諒同事,做事欠認真,就不算是理想人選。
X : 廣告客戶對於妳來說,相對地穩定,在這方面有沒有甚麼難題?
A : 我們對客戶的稿件比較挑剔,有專業伙伴負責,當然,國泰航空那邊都會有一定的考慮。
X : 由商業雜誌轉職到服務客戶的媒體,工作狀況有甚麼分別呢?
A : 工作的壓力會不一樣。一般商營依賴市場,而讀者的喜好往往難以捉摸,加上廣告也是一大壓力。傳媒本來就應該去帶領讀者,但競爭對手多,傳媒就會變得難以引領讀書的取向。雜誌一定要靠廣告收益才可以經營,要從內容和廣告去拿揑平衡相當困難。ACP MAGAZINES ASIA LTD.經營客戶訂製出版,現時合作伙伴的規模本來就比較大,而且是國際平台,對於廣告,比較起來不如商營的雜誌那麼緊張。在編採上,基於雜誌的本質,當然會有某些局限,沒有商營般自由,這是可以理解的。
X : 哪些雜誌對妳有一定的影響?妳覺得本地哪些雜誌值得推介?
A : 《號外》是我從前常常追看的,喜歡看鄧小宇寫的錢瑪莉,還有李志超的不覊,後來雜誌改版,轉型,我便沒有追得緊貼。《MARIE CLAIRE》還算不錯,內容不光是風花雪月。從前明周的《明日風尚》設計和內容我都很欣賞。如果選公司內的雜誌,我喜歡《DISCOVERY》,八月份推出的數碼版本,內容更多元化,我與讀者同樣十分期待,終究數碼版雜誌能讓更多讀者分享我們精彩和最前線的內容。
X : 雜誌的功能性在哪裡?
A : 網絡的功能太強,雜誌在某些方面根本無法比較,甚至連報章也會比不上的,雜誌的優勢從來都是深度和角度,還有傳統的閱讀快感。如果不能吸引讀者興趣,失敗的可能性非常高。
X : 妳的生活習慣和品味是怎樣的?
A : 我喜歡文化活動,每次林懷民來港我一定會捧場,優人神鼓來香港的話我也會很高興;我喜歡現代舞、音樂劇,可惜香港選擇不是太多。另外,有空的話會去行山消遣或看電影。
X : 做這本雜誌最辛苦是甚麼?最有成功感是甚麼地方?重新選擇會再選擇雜誌這份工作嗎?
A : 我們的人手不算多,但要兼顧多本雜誌,在內容上能夠平穩地保持水準算是值得高興的事,辛苦的事很多時不足為外人道,不過是苦中有樂。重新選擇,應該會選擇雜誌這份工作吧,要不,不會在同一個行業待那麼久。
《SILK ROAD》是港龍航空公司旗下的航班雜誌,《DISCOVERY》則是國泰航空的航班雜誌,兩者都是月刊。《EMPORIUM》是港龍航空的機上購物雜誌,《DISCOVER THE SHOP》則是國泰航空的機上購物雜誌,兩者都是季刊。《CARGO CLAN》的內容則以國泰航空的貨運為主的商業雜誌。還有一本《CLUB》,現在已經轉為E VERSION,專為馬可勃羅會成員而設,從前分中文版和英文版兩本,郵寄給馬可勃羅會成員。順帶一提,八月份《DISCOVERY》也會推出數碼版本,除了原有《DISCOVERY》的內容,更增添有趣時尚的最新資訊。
CHEUNG KAM MOON THE FIRST EDITOR IN CHIEF OF 《ESQUIRE》 HK ABOUT CHEUNG KAM MOON 他是第一任香港版《君子雜誌》的總編輯,開展了男士雜誌的新風氣。當時香港的期刊可謂百花齊放,雜誌間都是良性競爭。
TALK TO CHEUNG KAM MOON THE FIRST EDITOR IN CHIEF OF 《ESQUIRE》 HK X:《MILK X》C:CHEUNG KAM MOON X : 你是怎樣入行的?
C : 說來話長。我那一輩的人都是由電影開始入行的,第一份有關雜誌的工作在《大特寫》寫電影開始。我喜歡電影,也喜歡寫電影。我們那一代,全部都由電影世界裡面窺探大世界,從而去認識世界,文學、美術、音樂、文化,哲學,知識接踵而來。喜歡電影,認真看,便會發掘到有趣的地方。
X : 當時市場有甚麼雜誌呢?
C : 當時只有很少雜誌種類,商業雜誌幾乎沒有,如果要看不同類型的雜誌只有外國雜誌作選擇。如果要數中文商業雜誌,是由施養德開始,當時他開始的LIFESTYLE雜誌,就是電視劇《家變》中,汪明荃飾演洛琳所做的《清秀》,施養德用了同名來開辦雜誌。
X : 你喜歡做雜誌嗎?
C : 我喜歡文化和電影,也喜歡文字的工作,過去幾十年沒有很多工作選擇,我一不喜歡從商二不會其他本領,有一份工不需要其他人幫忙,就是投稿。寫得多,登得多,自然有人認識,後來才去了做出版。
X : 那怎麼會成為《君子雜誌》的總編輯呢?
C : 和《大特寫》同期開書的就是《號外》。我認識陳冠中和鄧小宇,有數面之緣,後來《大特寫》倒閉,我便替《號外》寫稿。真正去做一份工,成為出版人,雜誌人,就是施養德邀請我做《君子雜誌》的總編。時為一九八九年,我們親身到紐約去洽談版權。我做了幾個故事的封面內容,他們喜歡,便授權給施養德做香港版。
X : 那麼《君子雜誌》當時是一本怎樣的雜誌呢?
C : 是一本跟《PLAYBOY》打對台,內容成熟嚴肅的男人雜誌。後來鄭經瀚也拿了《PLAYBOY》香港中文版版權。美國版的《君子雜誌》銷量高,讀者群社會地位優越,能夠拿到版權回來做,最重要的原因是因為我一直有看《君子雜誌》,明白它的風格和哲學。八十年代的《君子雜誌》就是THINKING MAN,有思想的人。要做一本雜誌給THINKING MAN看,就要行前多一步。《PLAYBOY》的內容是玩樂,但君子的取向完全不同,同樣追求,但傾向智慧思考型,是一個領袖人物。
X : 香港的《君子雜誌》特色是甚麼?
C : 特色和美國版一樣。第一期我找貝聿銘當封面,之後有馬友友、張德培、鄧小平、李小龍,我認為香港中文版也可以國際化。讀者群都是以THINKING MAN為主,學歷高,要求高,自然會找優質的雜誌看。
X : 做了雜誌十多年,有沒有難忘的事?
C : 在《君子雜誌》做了五年,便去了鄭經瀚那邊的《資本》CAPITAL,也做了五年。離開《資本》,《壹週刊》不久登場,整個生態也改變了。他們做文章很厲害,每篇文章不轟動不收手,語不驚人誓不休,變成靜態的雜誌和其他媒體難以生存,他們太受歡迎了。從前名牌廣告只會落在高級媒體,但《壹週刊》連這些廣告都能到手,連名牌也支持他們,其他媒體束手無策。
X : 香港的《君子雜誌》編採獨立嗎?
C : 我會選美國好的內容到香港版,再加入本地內容。
X : 現在香港的雜誌怎樣?
C : 文字不好,選材、品味都有問題,我並不欣賞。最大的問題是目光淺薄,著眼點無分對錯,但只說我們口味不同。
X : 你的LIFESTYLE是如何建立?
C : 因為當上總編輯,要經常和公關客戶接觸,我的興趣也隨之廣泛起來。從前會看很多雜誌,本地多是嚴肅的文化雜誌,美國的雜誌就非常多選擇。做人很簡單,肯學的話只要多翻雜誌就可以學得到,人家的雜誌內容嚴肅但手法摩登,會令人看得好有趣,文學家、畫家、哲學家全部都是英雄,不只是用明星主導。
PERSONAL RECOMMENDATION SOME INFLUENTIAL MAGAZINE ICONS
ANDY WARHOL
每個人都有十五分鐘成名,他卻有一輩子。他創辦《INTERVIEW》,大量名人訪談,後來和日本的S《TUDIO VOICE》合作,震動雜誌界。
TYLER BRULÉ
是個成功的新聞工作者,擅長資訊包裝,創辦《WALLPAPER*》令人眼前一亮,後來的《MONOCLE》不單承先啟後,也令他事業更上一層樓。
NANCY WHITE
CARMEL SNOW的姪女,她繼承了CARMEL SNOW的優雅風格,將《HARPER'A BAZAAR》打造另一個時代的經典。成就也許不及CARMEL,但她對女性雜誌的傳承有著功不可抹的影響力。
ANNA WINTOUR 生於英格蘭,父親是報紙編輯,在她十五歲之年安排了在英國甚具影響力的時裝店BIBA工作。八八年加入《VOGUE》成為總編輯至今,她的BOB頭和太陽眼鏡雖然是標記,仍不及她在時裝世界商業社會的影響力。
BRTON HADDEN 一九二三年三月,他與耶魯同學HENRY LUCE出版了第一期《TIME》。他們全面考察了二十年代的形勢,發現美國的新聞事業比世界上其他任何國家都要發達,但多半美國人對國際情況的瞭解卻甚為貧乏,所以希望以深度去令社會資訊更流通。
EDWARD K THOMPSON 原為攝影助理,後來成為執行編輯,他在任時完全令雜誌成為一本影像雜誌,令每期封面都能說故事,後來他自己創立另一雜誌《SMITHSONIAN MAGAZINE》就沒那麼好看了。
CARINE ROITFELD 前法國版的總編,SMOKY EYES深入民心,年輕時是模特,也替法國的《ELLE》做過造型以及當攝影師,周身刀。TOM FORD視她為MUSE,攝影大師MARIO TESTINO 是閏中好友,KARL LAGERFELD欣賞她的觸覺,在眾多的國家版本,向來以美法意馬首是瞻。在任時的蓬鬆美風格令人難忘,離開雜誌界後發展一樣精彩。
KATIE GRAND
《每日電訊報》直接點名KATIE GRAND是全世界最有影響力的造型師之一。是 MIU MIU、PRADA和LOUIS VUITTON的時裝顧問和MULBERRY的創意總監。一九九二年與RANKIN打造了《DAZED& CONFUSED》,之後她又轉往《THE FACE》雜誌做時裝總監,還在《ARENA HOMME PLUS》等雜誌工作,最後在千禧年創立了一年發行兩期的《POP》雜誌,以及近年的《LOVE》。
TERRY JONES
過去是《GOOD HOUSEKEEPING》和《VANITY FAIR》的平面設計師,後來又做過《VOGUE》的藝術總監,一九八零年TERRY JONES 幾乎完全以一己之力編輯、設計、出版和發行了《i-D》,發展出一種「手工製作」感覺的設計風格,用到了手寫體、蠟紙印刷、打字機和隨手畫出來的形式自由的抽象圖案,把各式各樣的字體和圖案扔到頁面上,從商業廣告上尋找創意,並且直接把它們剪貼上去,以此來完善所謂「即時設計」的概念。從一開始的A4紙大小、手工裝訂的簡陋模樣變成如今全球從事平面設計的年輕人都夢想為其工作的又厚又漂亮的雜誌。
NEVILLE BRODY 是一位享譽世界的圖形設計師,作為八十年代英國最優秀的時尚文化雜誌《THE FACE》的藝術總監,他通過喧鬧的圖形、扭曲的字形、混合的字體和大量圖示應用,解放了傳統的版面式樣設計。他設計出多種頗受歡迎的字體包括INSIGINA、ARCADIA和TYPEFACE SIX……這些字體以視覺形象出現在無數載體之上,比如廣告、影冊、時尚雜誌封面或插頁,甚至是滾石樂隊的自傳封面。被美國現代藝術館選為設計類永久藏品的BLUR字體,則是BRODY的最愛。被英國皇家藝術學院(ROYAL COLLEGE OF ART)任命為視覺傳播系主任。
CARMEL SNOW
由柯德莉夏萍主演的電影《FUNNY FACE》,片頭寫著"WE ARE MOST GRATEFUL TO MRS CARMEL SNOW AND HARPER'S BAZAAR MAGAZINE FOR THEIRGENEROUS ASSISTANT."這句話足見CARMEL SNOW的份量,大家都忘記了這位總編輯的貢獻,她徹底地改變了HARPER'S BAZAAR的風格,增添藝術、文學、攝影、家居、政治等內容,她認為時裝不是衣服,也是一種智慧,WELL DRESSED WOMEN WITH WELL DRESS MINDS。她放棄聘用ANDY WARHOL在雜誌工作,反而因為可憐他窮困潦倒而給他插畫工作,造就了他日後成名。
GEORGE LOIS
三、四十年代的美國,傳統風格廣告佔統治地位。當時許多歐洲人移民到美國,同時也帶來了新鮮觀點。GEORGE LOIS深受影響著名招貼畫設計師CASSANDRE和現代派藝術指導領袖PAUL RAND,他使廣告更加人性化、新鮮、貼近消費者。憑藉天才敏感地抓住時代精神,無論是一九六四年為BOBBY KENNEDY做的參議員案例,還是一九六九年為《ESQUIRE》設計的一系列令人目瞪口呆的封面,包括拳擊手SONNY LISTON被設計成第一個黑皮膚聖誕老人、ANDY WARHOL溺死在巨大的CAMPBELL番茄湯罐頭裏、拳王阿里萬箭穿心,都充分表現不朽的創意。
HENRY LUCE
第一個美國的媒體大亨,他創辦了美國最重要的三個雜誌;《TIME》、《FORTUNE》、《LIFE》。人們說他是在五十年代的影響力至少與美國國務卿相當,艾森豪威爾總統請他擔任大使,他拒絕了,因為他想當國務卿。他是?育家、宣傳家,《美國新聞百科全書》稱讚他是真正的知識分子。他的遠見和創辦雜誌的影響力遠遠超過整個美國?育制度的成就。
ELEIN FLEISS 當一九九二年ELEIN FLEISS與OLIVIER ZAHM成立《PURPLE PROSE》雜誌時,理念是很單純的,他們想做的不過是幫助身邊備受冷落卻出色的藝術家朋友,給予他們發表作品的平台。厭惡八十年代洋溢著華麗卻膚淺的文化,想要脫離當時時尚界鼓吹的堆砌美學,渴望把自己的想法、生活及美學呈現出來,而《PURPLE PROSE》及至其後的《PURPLE》就像是他們二人的塑像,把他們的思想描畫出來。二零零四年,ELEIN FLEISS與OLIVIER ZAHM決定結束了合作關係,《PURPLE》也分拆成兩本雜誌—OLIVIER ZAHM主理《PURPLE FASHION》,以及由ELEIN FLEISS獨力經營的《PURPLE JOURNAL》,也就是《LES CAHIERS PURPLE》的前身。
SOME INFLUENTIAL MAGAZINE ICONS
查良鏞
一九五九年創辦《明報》,後來推出《明報晚報》、《明報月刊》、《明報周刊》等,他除了個人以筆名金庸寫武俠小說笑傲天下,也是文人致富的例子。他在文學、傳媒都有不少貢獻。
森惠英
時裝設計師,同時也是《流行通信》得以創刊的關鍵人物,和橫尾忠則、藤本泰、服部一成亦師亦友。
川久保玲
COMME des GSRCONS創辦人,八十年代初打入巴黎的時裝展,八九年發行品牌的FREE MAGAZINE《SIX》,刊載她喜愛的創作和相片,亦推廣藝術工作。第一期有山本耀司的訪問。
TK
改寫香港近代的雜誌閱讀文化,二零零一年《MILK》的創立令整個資訊周刊的生態改變,重視美感和資訊並重,開創了自成一格的審美觀,令大家可以有更多選擇。他獨力創辦雜誌的決心沒有減退,二零一零年《OBSCURA》創刊選擇中英雙語推出,以成熟和深入的故事打開了國際市場。
JOYCE MA
香港時裝名店創辦人,將時裝和品味完整結合,在資訊還未流通已經引入了多個時裝品牌,時間已經証實她的她的遠見和眼光,當年的JOYCE FLOWERS和《JOYCE》MAGAZINE仍為人津津樂道。
施養德
香港著名出版人,曾出版建築設計、藝術、生活、女性、男性等類型的都市雜誌,口頭禪是「我的雜誌是為大都市錦上添花」。他為香港八十年代的雜誌文化加入西方的企業元素,曾經開拓一個充滿希望的時代。
木滑良久,石川次郎神級編集人,一本《MAKE IN USA CATALOG》技驚四座,當年他們以實地採訪的手法介紹美國的服裝、旅遊情報,顯示令人歎服的驚人編集力。
陳冠中,鄧小宇仍然活躍的《號外》創辦人,兩人的喜好和專長都不同,但文字同樣有魅力,他倆幾乎是早期《號外》的圖騰。現在每當有人提到香港具代表性的雜誌,《號外》肯定是其中一本。
服部一成
外表安靜,內斂,《流行通信》的藝術總監,追求視覺新意,相信浪費時間才能做出好的東西。他喜歡看《RELAX》。
西田豐穗
婦人畫報社的一員,也是《MEN'S CLUB》的編集人,這本男裝雜誌影響後來很多男士服裝的審美眼光,風行的《TAKE IVY》相集源於此,現在殿堂級的雜誌如《FREE & EASY》也是向《MEN'S CLUB》致敬,他作為編集人,功不可抹。
岡本仁
二千年接任日本雜誌的《RELAX》的總編集長一職,令整本雜誌如其名一樣令人放鬆,他展示了一本雜誌的靈魂人物如何深深的影響著雜誌的風格。離開《RELAX》後仍有參與《KU:NEL》的編集工作,現為自由創作人。
小野里稔
《FREE & EASY》的編集長,他成功以一本雜誌影響了全球穿男裝的風氣,他個人的「散財」欄目非常有趣。
右近亨,恩田良夫《HUgE》的EDITORIAL DIRECTOR和EDITOR IN CHIEF。兩人的化學作用令《HUgE》成為近五年最強的日本男裝雜誌,他們將HI END的男士時裝和服裝變得多元化和真正做到指向性和參考性。
MY PERSONAL RECOMMENDATION 加拿大記者TYLER BRULÉ所創立的一本全球性議題雜誌。根據《CBC NEWS》新聞記者HARRY FORESTELL的描述,《MONOCLE》是 《FOREIGN POLICY》和《VANITY FAIR》兩本雜誌的集合體,內容提供全球性的觀點和國際議題、文化與設計,是一本是適合給年輕人、時尚家、商業人士讀的生活風格雜誌。
X:《MILK X》R:ROD STANLEY X : 可以為大家介紹你喜歡的一些雜誌嗎?
R : 《THE NEW YORKER》、《VANITY FAIR》、《LITTLE WHITE LIES》(UK) 、《THE WORD》 (UK) 、《THE BELIEVER》(US) 、《FRIEZE》和法國及意大利版的《VOGUE》。
X : 最近有本地和海外的雜誌值得推介嗎?
R : 我喜歡六十年代開始推出的《PRIVATE EYE》,保留了政治、媒體、新聞消息、流行文化等。《經濟學人》我也喜歡,集合了英國最強的寫手,這些值得學習的地方也是《MONOCLE》一直在學習的。
X : 已經停刊的眾多雜誌,有哪一些你認為非常可惜?
R : 《GOURMET》和《THE WEEKLY MUSIC PRESS》。
X : 你愛雜誌嗎?為甚麼?
R : 我喜歡雜誌提供職位,讓有自信的人分享自己的想法,雖然網上媒體多的是,但印刷始終是肯定一個人的水平的最高標準。
X : 可以跟香港的讀者分享作為雜誌人的說話嗎?
R : 保持開放態度,看更多的雜誌,令自己保持無知和好奇。
MY PERSONAL RECOMMENDATION 強調是服裝雜誌而非時裝雜誌,他們有態度,很容易得罪品牌,但就是這種個性令內容非常幽默。
X:《MILK X》N:NEIL SUMMERS X : 可以為大家介紹你喜歡的一些雜誌嗎?
N : 《KNAVE》、《SMASH HITS》、《THE FACE》、《VIZ》、《LOADED》、《JOCKEY SLUT》、《DEADPAN》、《THE SHOREDITCHTWAT》和《LITTLE WHITE LIES》。
X : 最近有本地和海外的雜誌值得推介嗎?
N : 《A FINE LUN》、《PICA POST》和《THE RIG OUT》。
X : 已經停刊的眾多雜誌,有哪一些你認為非常可惜?
R : 《DEADPAN》。
X : 你愛雜誌嗎?為甚麼?
N : 在雜誌上看到的內容,十分鐘後你依然會記住。互聯網沒有這個魔法。
X : 可以跟香港的讀者分享作為雜誌人的說話嗎?
N : 用封面去判斷一本雜誌的好壞,姑勿論好不好看都不要投訴,在雜誌消失前好好享受。
《OE MAGAZINE》一本出色的雜誌是不受時效限制的,我們都同意。書架上每天來來去去幾多本雜誌,最後留下的,無論甚麼時候拿起來翻都仍然覺得賞心悅目。《OE MAGAZINE》是一本時裝雜誌,但我慶幸沒有在裡面看到那些太熟悉的名字。出現在眼前的都是新鮮設計,新鮮臉孔,可能名不經傳,但卻比許多一年四次在國際天橋上密集式的視覺轟炸來得獨特有趣。特殊印刷封面,精緻釘裝,每期視乎拍攝題材與氛圍,用上五種或以上不同紙張印刷,明顯地沒有精準市場成本計算,所以如此精彩。
INTERVIEW WITH ARNE EBERLE AND RAINER METZ, PUBLISHER AND FASHION DIRECTOR OF 《OE MAGAZINE》X:《MILK X》 A: ARNE EBERLE R:RAINER METZ X : 可以告訴我們一些關於《OE MAGAZINE》的創立背景嗎?
A : 我本身正在營運一家德國設計師的經紀公司,代理五至六位本地設計師,最初只是想把一些作品結集成一本小型的書,後來把構想與幾位朋友分享過後,參與在其中的設計師與攝影師愈來愈多,後來另一位平面設計師朋友加入,在原來的構思上加入了很多出色的建議,也由原來只是一本書的概念,慢慢變成一本雜誌,希望當中的內容可以更具延伸性,大概就是這樣了。
X : 你們希望雜誌成為怎樣的一個平台?
R : 一個可以讓德國設計師自由發揮的平台。不管是時裝設計、攝影師、化妝師、模特兒、平面設計甚至是產品設計。德國的時尚行業在不斷的發展中,但我們認為這些年輕的設計師並沒有得到太多的注意。兩、三年前如果你翻開任何一本雜誌,幾乎看不到他們任何的消息。現在像《VOGUE》也開始有一些關於德國設計師的專題,但市面上仍沒有一本是完全以他們為主的雜誌。我想《OE MAGAZINE》不但是讓大家看到更多他們的作品,更加是給他們一個自由發揮的平台。
X : 為什麼會選擇雜誌作為平台呢?
A : 我覺得印刷可以賦予影像更多生命。像紙張選擇,不同風格的片子,用不同的紙張印刷,可以達到截然不同的效果,出來的感覺也可以是差天共地。在網路上發表固然可以接觸到更多更廣的人群,但就好像太有時效性,很快就成了過時的東西。印刷給予了這些圖片更長的壽命,假如是好的作品,甚至可以是永恆。
X : 作為一本獨立雜誌,《OE MAGAZINE》在印刷及釘裝上可以說是超乎一般的精美細緻,為什麼會有這個取向呢?
R : 大部份是我們另一位合作伙伴的概念。我們的美術及設計顧問LISA與LUCIE,她們的設計公司MAVEN從《OE MAGAZINE》創刊至今負責我們每一期的美術概念及製作,從一開始她們就覺得《OE MAGAZINE》不單止是一本雜誌,更應該是一本小型的藝術品,所以創刊號我們就用了特殊的釘裝方式,並且在同一本雜誌內,用上了八種不同的紙張,去配合每一個部份的氣氛與感覺。第二期的書脊我們就用了漸變的顏色排列,加上需要一定人手製作的縫線釘裝,而第三期的封面用了暗花效果等等。我們希望製作出一本從視覺到觸感都可以讓人細緻欣賞的雜誌。
X : 這些甚至對於集團式經營的雜誌來說都十分奢侈的製作,你們如何維持收支呢?
A : 我們每一期都需要用很多力氣去解決這個問題,幸運的是我們的伙伴認識不少有出版熱情的印刷商,願意用比較經濟的價格去幫我們完成這件事。當然我們都很希望可以找到其他的經濟上支持,但對我們來說,保持獨立是十分重要的。大集團有不同的目標,他們更關心的可能是如何吸引客戶,如何賺到更多的錢。一旦有這些顧慮,我們就很難專心在雜誌內容上,甚至沒有辦法去自由發揮。像現在我們基本上還沒有從雜誌本身賺到額外的收入,許多跟我們合作的單位都是義務幫忙,但出來的效果讓大家都願意繼續下去,雜誌也很快在書店中售清,這是對我們一種很大的肯定和鼓勵。
X : 你們是如何選擇合作的設計師、攝影師、造型師?
A : 我們本身一直從事這個行業,每天都會跟他們接觸,基本上他們的個性、風格、工作方式等,我們都已經有一定程度的認識。當然每期我們會從風格主題上去選擇適合的合作單位,但更重要的是,任何有刺激、有趣的想法,我們都很樂意去嘗試。
X : 作為一本影像主導的雜誌,你們希望創立怎麼樣的一種視覺風格?
R : 到目前為止並不覺得我們有任何一種特定風格,每一期我們大概會與七至八位不同的設計師、造型師和攝影師合作,每一位都有不同的喜好和風格,而我們也不希望對他們有任何的限制,只要是好玩、有趣的想法,我們都會去實行。當然我們希望每一次拍攝都有新鮮的意念,盡量不去做重覆、或是與別人太相似的東西。說到底我們現在才出版了三期,相對來說仍然是一本還很「年輕」的雜誌,仍然有很多的空間和可能性。
X : 有些什麼是你特別想透過這本雜誌去表達的呢?
A : 還是德國設計這個主題吧,而且不只是時裝,有時我們認識了一些出色的德國設計師,無論是平面、空間、或是產品設計,我們都希望可以把他們的作品展示給大家。每個人都把德國設計掛在口邊,但不如周邊的歐洲或是北歐國家,他們的作品、動向都十分受當地人關注,在自己的國家也有十分穩定的消費群去支持他們的存在,然後再往其他國家發展。但德國的設計師卻沒有這樣的氛圍環境,人們可以更願意花錢去買國外的大品牌,多於支持我們的本土創作。我希望《OE MAGAZINE》不但可以向更多人展示這些德國設計師的出色產品,同時取得更多關注。
X : 雜誌對你們來說是什麼?
R : 我想現在雜誌的意義已經遠超於一個資訊來源,或是一件有時效的東西。對我們來說它更像一個平台,一件小型藝術品,容許更多不同層面的設計師、藝術家進行互動,容許更多可能性。而對於讀者來說,也更像是一本藝術設計的珍藏,多於一本看完就丟一旁的刊物。我們相信一本好的雜誌是絕對沒有時間壽命的限制,從第二期開始,我們幾乎把所有主題文字、出版日期等都從封面上刪掉,只留下我們的名字和期數,希望我們能夠製作出一本,無論什麼時候翻開都仍然覺得精彩的雜誌。
X : 可以推薦一下你最喜歡的雜誌嗎?
R : 巴黎的《ENCENS》,經典設計,獨特視角,每一期都想擁有的衝動。
X : 推薦一本德國雜誌?
R : 《 EIN MAGAZINE UBER ORTE》 (WWW.ORTE-MAGAZINE.DE) A : 《GREENPEACE MAGAZINE》X : 有些什麼你們希望可以跟香港讀者分享?
A : 希望有一天雜誌可以到達你們手中,並且請不要吝嗇給我們反應及意見,創立雜誌至今我們最大的喜悅,就是與讀者的互動,無論正或負面的,都是我們前進的動力。
《QVEST》
有一個說法,如果你把十本主流國際雜誌的封面撕掉,並排在眼前,你根本沒有辦法去分辨哪本是哪本雜誌。到底是品牌過份主導,還是大眾口味無法改變,抑或雜誌人江郎才盡創意乾涸,幾百個千絲萬縷的關係,幾千個原因與藉口。《QVEST》是季刊,二零零一年起以德文及英文雙語出版。主編MICHAEL KAUNE說雜誌的其中一個主要目的,就是要取得商業上的成功,然後維持自己的觀點與態度。動力是相信就算是廣告也可以有趣,相信文字與創意的力量,高於其他。名模明星不是賣書關鍵,《QVEST》的封面模特兒甚至是攝影師很多時都是名不經傳,有時結果勝於雄辨。今天甚麼都可以是一盤生意,就看到底雜誌夠不夠膽,品牌有沒有眼光。
INTERVIEW WITH MICHAEL KAUNE, EDITOR-IN-CHIEF OF 《QVEST》X:《MILK X》M:MICHAEL KAUNE X : 我覺得《QVEST》是一本很特別的雜誌,在發行與出版來說,它說得上是一本國際性的雜誌;但內容卻與一般國際雜誌明顯地不一樣。你會怎樣為《QVEST》定位呢?
M : 我認為我們的確是一本國際雜誌。雜誌大部份內容都在德國完成,當然也會有在不同地方的拍攝、撰稿人提供德國以外的專題等。而雖然我們的發行量相對比較大,但我們仍然保持獨立,在內容選擇與排版上受到的阻力比較少,這是與市面上集團式經營的國際雜誌最大的不同。很多時候我們都可以忠於自己的喜好去選擇材料和呈現的方式,希望在獨立的視野、和大眾的口味之間取得平衡。
X : 哪些是《QVEST》關注的範圍呢?
M : 時裝亳無疑問是最重要的內容,在拍攝與視覺呈現上我們都希望做到是最高質素的。其餘有關於時裝的範疇如配飾、化妝品固然也是主要內容之一。其他如藝術、文化、建築等等題目,會不定期選取合適的故事,說到底就是我們覺得有趣的東西。當然,另一個主要的考慮就是廣告與收入。但我並不認為商業就必須要與沉悶、硬銷畫上等號,如何把客戶的產品更有趣地呈現出來,這是我們每天都在做的事。
X : 你怎樣形容雜誌的個性?
M : 這是一本你真正可以「讀」的時裝雜誌。我們要求所有編輯用自己的語言去寫每一行文字,而不是新聞稿摘錄。我們希望每一篇文章都擁有雜誌自己的觀點,對於所寫的東西,無論是一件晚裝還是一個包包,都擁有個人的詮釋。
X : 什麼是《QVEST》最想表達的?
M : 許多雜誌基於要滿足品牌或是投資者,會選擇一些並非編輯團隊真正品味的東西作為內容──在這方面我們算是比較任性的,因為我們只選擇我們喜歡的東西來寫、拍攝。假如你隨便翻開一本雜誌,你會發現不單是前幾頁的廣告幾乎一模一樣,連內容所推薦的服飾、包包、幾乎都大同小異。假如讀者到處都可以看到這些單品與設計師,我們再去複製的意義在哪裡呢。所以我們希望盡量找一些出色,但又未必擁有那麼多焦點的東西作為主題;起碼利用比較尖銳的角度,去編寫 / 拍攝一些主流設計。
X : 在演繹時裝上,《QVEST》的獨特之處在哪裡?
M : 其實我不認為我們在「演繹」時裝,這更多是設計師、品牌在做的事。而我們只不過把這些設計,透過我們的視覺帶到讀者面前。例如我們大部份的編輯都是學習時裝出身的,對於時裝有十分深入的認識,這其實容許我們的專題故事 / 拍攝展現更寬更廣的深度。不單只讓設計看起來漂亮,希望還可以展現一種個性,一種風格。
X : 你認為雜誌營造了一個怎麼樣的平台?
M : 一個給喜愛時裝的人,真正可以閱讀的雜誌。
X : 你怎樣去平衡商業利益與內容素質呢?
M : 我認為《QVEST》可能是謹餘幾本,在發行上達到國際水平,而仍然保持獨立視野的雜誌。在廣告數量上我們當然不能與其他國際雜誌比較,但我們的客戶同時明白到除了「量」,「質」的重要。我們所觸及的人群也許比較小,但都是對時裝有個人見解與認識的讀者。而對於我們來說,再商業的東西都有很多不同的呈現方法,你當然可以把品牌名字放到最大,產品一覽無遺地放在版面上;相反亦都可以用比較含蓄、藝術性的角度去展現產品的獨特之處。如何把這些獨特的角度發掘出來,可能是最重要的一環。說到底,要把藝術語言轉化為商業味濃、更容易觸動到消費群的東西,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很大程度依賴編輯的技術、品牌的成熟程度,與讀者群。
X : 誰/ 什麼能給予你靈感、你又希望可以給誰啟發呢?
M : 我是看《THE FACE》和《INTERVIEW》長大的,它們無疑是過去二十年裡面最出色的兩本雜誌。另外當然是《WALLPAPER*》與《MONOCLE》背後的TYLER BRULÉ,無論在概念及執行上都是如此創新及高質素,當然在行銷概念上他也是十分出色。還有太早離世的TIBOR KALMAN、在我眼中顛覆了時裝攝影的RICHARD KERN,沒有他就沒有JURGEN TELLER與TERRY RICHARDSON。
而想要啟發的,首先是年輕攝影師。我們常常與一些不太有名的年輕攝影師合作,結果很多時都是驚喜。《QVEST》不是一本必須要與多大牌的人合作的雜誌,相反透過與新銳攝影師、設計師的合作,製作更多更新鮮的內容。另外也許是ANNA WINTOUR吧,關於如何做一本比較不沉悶的雜誌──我相信她能做到的,假如她能夠擁有相對的自由。希望我不會因此被她的崇拜者唾罵。
X : 你最喜歡的雜誌?
M : 以下的創刊號《INTERSECTION》(THE BOOK), 《WALLPAPER*》,《TAR》, 《MONOCLE》,《TEMPO》,《GERMAN MAX》,《INTERVIEW》……所有呈現新鮮概念或可能性的雜誌。現在這樣的雜誌愈來愈少了,它們改變的可能只是營銷策略與外觀,害怕被列為「不同」的東西。
《ROMKA MAGAZINE》你得要承認,有時語言真的是多餘的。一張臉一物件一顏色一情景一時刻,哪怕你從不認識,哪怕你一個字都看不明白,這些照片總有辦法降落在你大腦中某組神經,刺激也好,感動也罷;不需要理解,只需要感受。《ROMKA MAGAZINE》一開始只是由JOSCHA BRUCKERT一個人去製作,然後朋友BENEDIKT BOCK加入參與美術部份,加上來自世界各地,名不經傳的撰稿人。你也許會驚訝為什麼這樣的雜誌竟然可以在書店中火速售罄,到頭來人們渴望的原來不是獨家八卦與華麗視覺,而是聆聽真實的小故事。
INTERVIEW WITH JOSCHA BRUCKERT, FOUNDER OF 《ROMKA MAGAZINE》X:《MILK X》 J:JOSCHA BRUCKERT X : 可以介紹一下《ROMKA MAGAZINE》的背景嗎?
J : 這是一本關於圖片與故事的雜誌。每一期我們從人們搜集來他們的照片與故事─並不是他們拍得最好,能看出什麼拍攝技術的圖片,相反是一些對他們來說意義十分重大,或是背後有著故事的照片,以《ROMKA》作為平台來分享他們的經驗和記憶。這些人可以是任何人,專業攝影師、藝術家、設計師、又或只是普通人。
X : 哪些範圍是雜誌最關注的呢?
J : 只有一個,就是照片與故事。外面已經有太多太好的雜誌去關心生活上的其他事,我們就專心於這一方面好了。
X : 你們的編輯團隊都有著怎麼樣的背景?
J : 基本上只有我和我的另一位朋友BENEDIKT BOCK。我是讀攝影出身的,在製作這本雜誌之前曾經與幾位攝影師工作。後來我發現,其實我喜歡照片本身多於拍攝的過程,於是我決定製作一本有關照片的雜誌。另外一半時間我會接一些後期製作的工作,純粹就是為了收支平衡。BENEDIKT去年加入《ROMKA》負責美術工作,目前他在萊比錫HOCHSCHULE FUER GRAFIK UND BUCHKUNST─無容置疑是全德國最出色的設計學院─主修平面設計。
X : 透過這本雜誌,你希望可以營造一個怎麼樣的平台?
J : 十本有關攝影的雜誌,九本都是關於時尚、藝術、新銳設計師、藝術家等等,但認真想想,這並不是拍攝和照片本身最重要的意義。我們平時拍照,是關於朋友、情人、家人、去紀錄生活中每一個重要時刻、美好片段、或是每一項小事情。這些照片提醒著,也紀錄著我們生活中每一件重要的事,讓人與人之間連繫起來。所以為什麼攝影非得要跟藝術和時尚扯在一起?《ROMKA》最大的目的,是還原照片對我們最原始的意義:保存與分享我們的記憶。你可以把《ROMKA》想像成為一本大相簿,從韓國到瑞典到南美洲,其實我們的情感與經驗沒有多大不同,透過照片,根本不存在文化及語言障礙。
X : 照片作為眾多表達方式的一種,你認為它具備什麼獨特的力量?
J : 我之所以對照片如此著迷,很大的原因就是它們並沒有什麼既定的詮解,同一張照片出現在不同場合或媒體,都可以擁有完全不同的意思。而在《ROMKA》之中特別有趣的,就是這些照片在同一個空間裡產生兩種意義:一是拍攝者本身想說的故事,二是當我去選擇/ 編輯這些照片時,從我的角度所表達的故事。
X : 對你來說「雜誌」是什麼?
J : 在個人層面上,雜誌是我的寶貝。我想每個人都希望在人生中留下一些什麼重要的痕跡,雖然《ROMKA》算不上是多重要或多大影響力,但只少它給予我很多去接觸不同的人的機會,和一本賞心悅目的印刷品。這本雜誌現在可以說是完全成為了我生活的動力,我也許並不會因為它而賺很多錢,但起碼讓我每一天醒來的工作,有一個漂亮而有意義的理由。
X : 你最喜歡的十本雜誌?
J : 1. 《DRUGS ARE HELLUVA DRUGS》 #1 由KILROY SAVAGE製作一本小雜誌,純粹就是瘋狂。
2. D《IE KLASSE MAGAZINE》 #2: HONEYPOTS 由蘇黎世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S AND ART的攝影系出版的雜誌,每一頁都是一個新意念。
3. 《EIN MAGAZINE UBER ORTE》 #7 以柏林為基地,是一本在紙上冥想的雜誌!
4. 《NICO MAGAZINE》 #6: CONFESSIONS: EROTICISM IN MEDIA 與許多雜誌人的精彩對話,以及大膽的情色圖片。
5. 《IT'S NICE THAT》 #7 就是一本美麗的雜誌,其中一本永遠不會丟棄的雜誌。
6. 《N+1》 #10: SELF-IMPROVEMENT SHEILA HETI的專訪,名為"HOW SHOULD A PERSON BE?",這已經足夠成為愛上這本雜誌的理由。
7. 《WATERFALL: EVERYONE HAS THEIR OWN ROOMS》這是我第一本亞洲雜誌,也很開心在裡面有我的部份。
8. 《THE SPY》 #007 一本由德國設計師THOMAS PRUSS製作的虛構間諜雜誌,就是有趣。
9. 《ESCHEW》 #1 主題是藝術家ROBERT SERGEL一系列的漫畫,絕對要成為囊中物。
10. 《APARTAMENTO》 #9 從紙張、字體、圖片、所有的設計都非常出色,同樣是我靈感的來源。
X : 有什麼想和香港讀者說的話?
J : 任何有趣的圖片及故事請寄來;如果你擁有一家畫廊、店舖、或是空間,歡迎和我連繫!
MY PERSONAL RECOMMENDATION 《STUDIO VOICE》是一九六七年創刊的文化綜合媒體。多元化地報導不同範疇的文化、獨立的採訪角度和嶄新的VISUAL WORK,皆為雜誌特色,得到一眾對創作感興趣的讀者的支持。雜誌於零九年停刊,並於兩年前以電子雜誌形式復刊(www.studiovoice.jp),其後,紙本版本亦有不定期出版。預計今年秋天開始,將會推出紙本特別版。
X:《MILK X》H:HARUYUKI KATO X : 可以為大家介紹你喜歡的一些雜誌嗎?
H : 已經停刊的讀者難以買到,還是揀選正在出版的雜誌吧。
日本雜誌:《GO OUT》、《spectator》、《EYESCREAM》、《花椿》、《CYZO》、《RECORD COLLECTORS》。
海外雜誌:《ARENA HOMME PLUS》、《MONOCLE》、《Interview》、《FANTASTIC MAN》。
X : 最近有本地和海外的雜誌值得推介嗎?
H : 《GINZA》(女性時裝雜誌),融合LUXURY與SUBCULTURE的雜誌,去年春天革新,以全新形象登場,銷量比前更好。現在的讀者,已不再單單關心名牌的動向,LUXURY與SUBCULTURE這個意外的組合,反而成功地注入了新時代的氛圍。
《THE TRAVEL ALMANAC》(GERMANY),以個人角度敘述有關「旅行」與「臨時寓所」的雜誌。雜誌特色在於以「個人考量」出發,而非選擇現象情報再作編輯。既不是JET SETTER的CATALOG,也不是BACKPACKING的旅遊GUIDEBOOK,把焦點集中於「透過旅遊如何深入了解自己」,正是自雷曼事件以後,面對不安時代的一個回答。
X : 已經停刊的眾多雜誌,有哪一些你認為非常可惜?
H : 沒有。
X : 你愛雜誌嗎?為甚麼?
H : 我喜歡雜誌,因為那裡棲息著人格(不代表所有雜誌)。紙的觸感、大小、氣味,刺激著人類的五感。那是電子傳媒上無法體檢的。
X : 可以跟香港的讀者分享作為雜誌人的說話嗎?
H : 現有的東京文化,已經失去了從前的生氣。只是,假如東京文化能與香港等東亞都市的文化融合,那東京定能找到新的次元。希望今後能繼續跟香港的各位交談與分享。
MY PERSONAL RECOMMENDATION 世界性的創作情報雜誌。介紹有關時裝、GRAPHIC、影像、照片等世界性的創作資訊。二零零八年十月創刊。十二期以前由BNN新社發行。第十三期(預計二零一二年八月推出)開始,將由MATOI PUBLISHING出版。
http://www.quotation.jp http://www.quotationmagazine.jp X:《MILK X》T:TORU HACHIGA X : 可以為大家介紹你喜歡的一些雜誌嗎?
T : 《FANTASTIC MAN》(AMSTERDAM)、《THE FACE》(LONDON)、《DUTCH》(AMSTERDAM)、《Interview》(NEW YORK)、《Freize》(LONDON)、《IDEA》(TOKYO)、《kid's wear》、《apartamento》、《EMIGRE》、《RE》、《RAYGUN》and more……X : 最近有本地和海外的雜誌值得推介嗎?
T : 《spectator》,雖然是日語雜誌,但文字非常充實。製作人透過雜誌,藉由文章、主題及設計,傳達出強烈的想法與熱誠。
X : 你愛雜誌嗎?為甚麼?
T : 喜歡。配合不同時代,雜誌這媒體總能把刺激感賦予讀者。把數頁的印刷品結集成一冊,真的很有趣,所以喜歡。
X : 已經停刊的眾多雜誌,有哪一些你認為非常可惜?
T : 《THE FACE》,代表80年代的倫敦雜誌。對我影響深遠。
《DUTCH》,相片非常漂亮,我喜愛的一本荷蘭雜誌。
《RAYGUN》,DAVID CARSON的設計極具刺激性。
X : 可以跟香港的讀者分享作為雜誌人的說話嗎?
T : 網上雜誌也有其出色的一面,但我相信日本以至全世界,還有太多未被知悉的有趣雜誌。喜歡雜誌的人只要還生存在世上,那新的雜誌便一定會繼續於世界不同角落創刊。我希望能繼續跟他們一同發掘並閱讀其後推出的雜誌。
《LE MONDE D’HERMÈS》FOREVER AND EVER CLASSIC 品牌推出雜誌不只是有財力,還有心力。在芸芸的品牌雜誌,論可讀性高的話,HERMÈS推出的雜誌無出其右,而且比很多雜誌的內容更精準和豐富。《LE MONDE D'HERMÈS》在一九七三年創刊,九零年後由每年一期改為每年二月和九月各出一期。讀者不僅可以在《LE MONDE D'HERMÈS》中看到HERMÈS 新款產品和生活藝術,還可以欣賞到藝術家、攝影家和作家的傑作,在全球HERMÈS店內均有提供。
CONTENT OF《LE MONDE D'HERMÈS》非當高明的插畫和相片的配合。
《JOYCE MAGAZINE》THE ELEGANT OF CITY 對於年輕一代來說,圖中《JOYCE MAGAZINE》的封面可能是新事物,從封面設計可知道八、九十年代時裝潮流。當年JOYCE MA除了將生氣帶入時裝界,也在八十年代中香港各種雜誌發展最活躍之時創辦自己的雜誌。裡面的內容離不開時裝和品味,但最重要的是它也代表著一個年代的價值觀和審美觀,在今天已經不復存在。如果我們從來沒有JOYCE MA,失去的不止是一本雜誌來一間時裝店,而是一個時代的優雅。
《I.T POST》BELIEVE IN STYLE 二零零七年創刊,這本雜誌圍繞集團的品牌作深入的採訪和一連串的造型,邀請著名的時裝設計師、攝影師、造型師和TOP MODEL 合作。創刊號那輯凡爾賽宮的造型照令人印象非常深刻,第二期的MMM回顧特集也很出色。到了近期ANN DEMEULEMEESTER小姐本人的手繪令人非常醒神。香港時裝店其實沒有必要做那麼多額外的工作,客人不會因為《I.T POST》而多多益善,但做得出來代表非常有心,有心的雜誌一定要支持。
《CARTIER ART MAGAZINE》不少品牌都會推出自家雜誌,時裝目錄就最多,但講到歷史悠久的品牌雜誌,《CARTIER ART MAGAZINE》就頗為值得收藏。明顯是BRAND BUILDING,但做得眼高手高,整本雜誌有哲學意味,內容選材也特別,圖片和相片更是最吸引的部分,並可於CARTIER 店內免費索取。
《CRYSTALLIZED》SWAROVSKI雜誌《CRYSTALLIZED》,帶來一切靈感、資訊及創意。品牌不時會找不同的設計師合作,為不同的設計以水晶增添高貴華麗的元素,當然,有很多時候我們並不可以時刻緊貼最新的資訊,這本雜誌可以為大家提供不同類型的靈感。
《COLORS》
這是一本由UNITED COLORS OF BENETTON公司旗下出版社所發行的季刊,總部設在意大利羅馬,共發行四種語言:法文、英文、意大利文和西班牙文,每期以不同的風格與主題,從人文關懷的角度,徹底打破國界,來引領讀者對事件的持續關注。它最為突出的是用足以震撼人心的照片,對目前的世界現象定下針砭之見。你可以當成報導文學,貼近事實,曾經出現過的主題包括愛滋病,也曾經把英國女王的頭像弄成黑人,把?宗保羅二世變成亞洲臉孔,還為了獻給失明人士,製作了點字式的書封。從零七年開始,古巴的設計師ERIK RAVELO接手擔任創意總監。這是一本因為關懷而產生無限創意的雜誌,值得大家關注和支持。
WE ARE NOT ALONE NON MAGAZINERS LOVE MAGAZINE 世界各地除了雜誌人,還有很多不同的人以不同的角色去支持雜誌。日本CAP的藤本やすし,是雜誌的化妝師,妝容或濃或淡,只要是漂亮的話他一定替雜誌設計出風格;台北的下北沢世代經營雜誌店,創辦人對日本的雜誌文化有相當認識,同時也相多支持本地創作;香港的創作團隊WHITESPACE,創辦人喜歡看雜誌,也喜歡收藏雜誌的創刊號,珍惜和尊敬每一本雜誌的創造。有了他們,雜誌人不孤單,因為有了知音,雜誌人才能無休止的創作下去。
Cap
一九八三年設立DESIGN OFFICE「Cap」。作為美術總監,曾主理過的雜誌有《太陽》、《MARIE CLAIRE》、《流行通信》、《Olive》、《STUDIO VOICE》、《Tokion》、《REAL SIMPLE》、《GQ JAPAN》、《GINZA》等,現主要負責《VOGUE》、《VOGUE girl》、《BRUTUS》及《Casa BRUTUS》。而以設計師身分參與過的雜誌則超過一百本。除此之外,表參道HILLS的廣告製作、時裝品牌的CATALOG等,均為藤本的工作範疇。
一九九六年藤本於原宿開設gallery ROCKET。一九九九年擔任Rocket Company*/RCKT Co., Ltd的編輯工作與廣告製作,並於二零零七年設立出版社ROCKETBOOKS。
二零零四年三月,藤本於東京銀座的GINZA GRAPHIC GALLERY舉辦展覽會「雜誌設計團隊CAP展」。其後,也有主理「WELCOME TO MAGAZINE POOL展」(二零零七年十一月/GINZA GRAPHIC GALLERY)及「WE?MAGAZINE LIBRARY」(二零零九年三月/表參道HILLS SPACE O)兩個展覽。
個人著作方面,藤本曾出版的書刊包括有《雜誌設計團隊CAP》、《雜誌設計者、現場與敏銳度之秘密》、《改變雜誌設計潮流的10個人》(以上由PIEBOOKS出版)、及《雜誌上癮症》(ROCKET BOOKS出版)。
X:《MILK X》Y:YASUSHI FUJIMOTO X : 可以為大家介紹你喜歡的一些雜誌嗎?
Y : 《COLORS》、《Lei》、《raygun》、《Amelia's magazine》、《STUDIO VOICE》、《Esquire Japan》、《太陽》、《GENTRY》、《流行通信》、《Olive》。
X : 最近有本地和海外的雜誌值得推介嗎?
Y : 《BRUTUS》。能以獨特的角度去分析文化,定下企劃。嶄新的想法經常令人感到驚訝。他們對時代空氣的敏感度以及對潮流的感性觸角,確實讓人敬佩。
《LIVRAISON》。主題意念非常創新,空白頁以及風格獨特的選紙等版面設計,感覺極為新鮮,叫人感到驚訝。
X : 已經停刊的眾多雜誌,有哪一些你認為非常可惜?
Y : 消失後令我感到可惜的雜誌有很多。《WALLPAPER*》雖然還沒有停刊,但我很想看《MONOCLE》現任主編TYLER BRULE於這個時代會如何編輯《WALLPAPER*》。
X : 你愛雜誌嗎?為甚麼?
Y : 鍾愛的雜誌會成為古本,然後永久留傳。紙的質感與雜誌的存在感叫人感到溫暖。所以我非常喜歡雜誌!
X : 可以跟香港的讀者分享作為雜誌人的說話嗎?
Y : 香港的雜誌跟日本雜誌一樣,多為中英夾雜,所以份外感到親切。能夠享受雜誌帶給我們雜貨(GOODS)的感覺,不是很好嗎?
ADDICTED
ZINE LOVE
text & photography > 下北沢世代1. Super Sensitivity World 彷彿是在時間斷片中無限漂流,池田彩乃試圖捕捉意識深處“感受性”,“態度”的寫真zine《Super Sensitivity World》,不假思索,只是按下快門,吞吐各種情緒,款款穿透人心。搖晃墜入水族箱底部,沈浸池田彩乃的迷幻流動世界。
2. utsuroi
仙崎萌(Senzaki moe),出生在下北沢的東京女生,同時也是福岡zine同人組織10zine主要成員。本次隨「TAIPEI ART BOOK FAIR」活動來到台北,和參與「ZINE LOVE」手作坊的朋友進行現場交流,分享她旅行世界各地,拍攝各種風景的心得。這次她準備充份,除帶來遠赴芬蘭赫爾辛基留下的新zine FINLANDING STORY外,還有這一本紀念其近身生活的《utsuroi》亦為水準之作。
3. 無題
田代ナリコ(Nariko Tashiro),一九八一年生於佐賀,寫真專門學校畢業後,進入一般商社任職,二零一零年開始寫真活動,現居於東京,並在東京,大阪兩地陸續開催展覽。這本《無題》是她與插畫家朋友合作,共同完成的創作zine。因為地緣之故,田代ナリコ也曾參與10zine在佐賀舉辦zine同好交流會,是本次「TAIPEI ART BOOK FAIR」的精選之作。
4. kuuhaku
中川貴雄,和歌山出身的插畫家,大阪設計專門學校插畫科畢業後,便活躍於出版圈,替多家報社,雜誌社繪製插圖,並屢獲大獎肯定。除了商業接案外,中川貴雄亦積極舉辦大小展覽,以創作型的插畫家身份自居。這本《kuuhaku》(空白),是由大阪知名的獨立出版社SKKY發行,飽含難得一見的中川貴雄個人色彩。風格更自由奔放,更無所顧忌,在甜美可愛中潛藏著咨意爆發的藝術靈魂。
5. wood/water zine 以福岡為據點活動的獨立音樂廠牌 wood/water records,可以說是與zine最零距離的日本唱片公司,他們與山野系寫真家野川かさね固定合作,發行不同的zine刊物,結合其自然攝影作品,以及旗下代理的藝人專輯,描繪一個被線性時間影響改變的聲音軌跡。本次來台參與「ZINE LOVE」活動的福岡zine同人組織10zine,也曾與wood/water records進行跨領域的協作,是一項嶄新的嘗試實驗。
PAST PRESENT & FUTURE A SMALL PREVIEW OF THE WHITE SPACE EXHIBITION 香港的創作團隊WHITESPACE, 創辦人DANIELLE HUTHART小時候在美國長大,非常喜歡看雜誌,還沒有打算收藏還是將來要怎樣,只是非常珍惜裡面的資訊,而且每到週末就會視為看雜誌日。一整天可以甚麼都不做,只看雜誌。後來回港開始從事創作,她辦過一個網站關於自己收藏雜誌的點滴,後來久而久之,收藏的愈來愈多,忽然之間,有一天就覺得這麼多好的雜誌、用心製作的雜誌值得更多人的支持和鼓勵,於是就動起舉辦展覽的念頭。展覽希望以過去現在和將來去表達,過去是創刊號的介紹、現在是辦一個POP UP MAGAZINE STORE,將來是希望找出版人和雜誌人去分享看法。我真心喜歡印刷媒體,希望每個週末都有雜誌可以欣賞!
THE FIRST ISSUE OF ...
THE CHARM OF FIRST ISSUE
《ku:nel》
二零零二年三月二十五日以《anan》增刊之形式出版,三期過後,於二零零三年九月二十日開始,正式成為定期出版的雙月刊刊物。以「和有故事的東西共同生活」作主題,採訪有名無名的人與事。除雜誌外,也有推出過《ku:nel之本》系列以及時裝別冊,由MAGAZINE HOUSE出版。這本雜誌風格樸實,分享各種手工業者的作品和生活藝術。它的主張和做法不是一種粉飾太平的美好,是切切實實可以做到的。雜誌展示了一種對吃和睡基本存活的需要,我覺得這種恬淡的存在也很不錯。創辦快十年,內容依然令人回味,最近印象深刻的的就是品牌企畫設計師平林奈緒美的家居訪談。
《OBSCURA》
於二零一零年創刊,他們以季刊的形式推出,進一步打造專題故事的深度,也是少數以中英兩種語言推出的香港雜誌。內容圍繞所有關乎生活取態的東西,可以是法國的香氛廠牌專訪,也可以是日本豆腐工場的製作直擊,編集部不談潮流,只會以自己的方式去選題定案,這種忠於自己的編採方向令雜誌充滿魅力。別出心裁地注明每個特集使用的相機和鏡頭種類,除了暗暗呼應雜誌的拉丁文名字,也簡接鼓勵讀者可以多拍攝。近來進行了改版,讀者請多多支持這本精美幹練的生活文化雜誌。
《STYLE.COM/PRINT》二零一一年創刊,一直經營時時尚網站,本來已經有非常穩定的讀者群,而且累積了大量人脈,這個權威的網站要製作雜誌就變得理所當然。第一期的內容重點放在二零一二春夏季的時尚報道,封面人物是新一代超模 LINDSEY WIXSON ,《STYLE.COM/PRINT》的主編 DIRK STANDEN 還通過TWITTER告訴讀者籌畫完成第一份雜誌的全部過程,他們會追蹤一些最有趣的人物和地方和當季的時裝。這本新創的《STYLE.COM/PRINT》雜誌的編輯人員,除了主編 DIRK STANDEN 之外,核心成員有《STYLE.COM/PRINT》的執行編輯 NICOLE PHELPS、特約編輯 TIM BLANKS、創意總監LINA KUTSOVSKAYA曾擔任過《NYLON》和《TEEN VOGUE》兩本雜誌的創意總監。DIRK STANDEN覺得現在任何媒體品牌只靠著一種媒介是遠遠不夠的,就算網路也不能僅僅只有網站,你必須相容各種社交媒體和保持良好溝通,因為誰都希望自己的內容在更多的地方被看到。
《SHOW OFF》
是比利時安特惠普的ROYAL ACADEMY OF FINE ARTS學校的刊物,主旨很簡單,就是要做一本展示學生創意的雜誌,讓他們努力的成果可以和其他人分享,並且將年度的畢業作品記錄下來。當然,不得不提有份協助創辦這本雜誌正是鬼才WALTER VAN BEIRENDONCK,他除了時裝的天馬行空,還有心力協助印刷媒體的促成,當年就有協助製作《A MAGAZINE》的前身。這本雜誌百多頁,彩印,只售十歐元,是了解將來UP COMING時裝學生的好讀物。
WHAT IF I DON'T HAVE A REAL COPY
《RAY GUN》
一九九二年創刊,千禧年停刊,是一本音樂雜誌,主攻樂與怒,特別之處是非常實驗性,有時甚至無法看清楚內容,但非常多美術總監追隨。合共有七十期。
《寶島》
《寶島》是寶島社的宣傳雜誌。現以經濟雜誌的形式出版,現任社長為鈴木宣明。七三年七年十月由晶文社以《WONDERLAND》之名創刊,可說是七十年代次文化的重要角色。至今為止,雜誌主題已數度變更、革新。
《流行通信》
名字已經透露內容,一九六六年五月創刊,當時是森惠英的時裝品牌誌,後來得橫尾忠則、藤本やすし及服部一成擔任美術企畫,逐漸令《流行通信》變得強大。是六、七十年代日本經濟起飛歌舞昇平的見証。
《STUDIO VOICE》一九七六年創刊,最初以報紙形式出現,只有八版,內容圍繞時尚資訊。七九年和ANDY WARHOL的《INTERVIEW》合作名噪一時,後來兩者於八四年停止合作,相當可惜。
《OPUS》
一九六七年創刊,是法國的藝術評論雜誌,圖像鮮明,也探討藝術發展。
《EVERGREEN REVIEW》美國的文學評論雜誌,一九五七年到一九七三年發行,以寫手鼎盛及封面插畫漂亮聞名。
《EGOISTE》
一九七七年創刊,三十五年來只推出了十六期,有點即興,有點偏門,但由於印數少而且推出時間永遠是個謎,令從前的期數二手價格高昂。
《BAUHAUS》
「BAUHAUS」原是一所設立於一九一九年德國WEIMAR的學校,主要?授工藝、攝影、設計等美術與建築課程。雜誌《BAUHAUS》及《BAUHAUS叢書》皆由「BAUHAUS」出版。對後世的美術藝術、美術思想、美術?育等帶來深厚影響。
《INTERVIEW》
一九六九年ANDY WARHOL創刊,記錄和世界各地名人、藝術家、音樂家的對話。現在的版本FABIEN BARON和GLENN O'BRIEN重新包裝。
《THE FACE》
由NICK LOGAN在一九八零創刊,關於時裝、音樂、及次文化。一九八一年NEVILLE BRODY加入,令《THE FACE》創出多個經典。
《WONDERLAND》七三年由晶文社推出的音樂與文化雜誌,當年由植草甚一主理。雜誌最初計劃以美國雜誌《ROLLING STONE》的日本版形式創刊,後因為版權問題擱置,最後以全新的內容及名稱出版。由第三期開始改名為《寶島》。
《TWEN》
德國雜誌,於一九五九年到七一年發行,雖然停刊很久,但仍不時有人會提及,因為為年輕時尚帶來新氣象。版面設計吸引。
《WIRED》
一九九三年創刊,介紹科技和產品,同時討論對文化、社會、及政治的影經響。現有英國、意大利、日本及德國版。
《GRAPHIS》
一九四四年WALTER HERDEG在瑞士創刊,一九八六年將公司移到紐約,內容關於所有有關設計的東西,廣告設計、攝影、海報、商標、包裝等都涉及。
《ARENA》
一九八六年由《THE FACE》的創辦人NICK LOGAN創辦,創刊風格由NEVILLE BRODY敲定,內容有美食、電影、音樂、玩具及書籍介紹。
《BRUTUS》
一九八零年創刊,希望吸引喜歡閱讀雜誌的男人,也可以多享受戶外生活。石川次郎從《POPEYE》過檔擔任創刊編集長,美術由堀內誠一負責,雜誌至今由西田善太擔任編集長,成為一本以專題為主的特集雜誌。
《FLASH ART》
一九七一年創刊,米蘭為基地,發展到八十年代,美國亦有分部,主要報道藝術評論。
MY PERSONAL RECOMMENDATION 創刊就預言這是最後一期,內容關於藝術、時裝、音樂、文化等,以超大開本作招徠,每一版都精美如海報,歡迎藝術家以創意征服讀者。
X:《MILK X》M:MAGNUS BERGER X : 可以為大家介紹你喜歡的一些雜誌嗎?
M : 《DUTCH》、《STOCKHOLM NEW》、《VIVA》、《THE WORLD OF INTERIORS》、 法國版的《VOGUE》還在CARINE ROITFELD及FABIEN BARON統籌下,當然還有《THE LAST MAGAZINE》。
X : 最近有本地和海外的雜誌值得推介嗎?
M : 雖然《NEW YORK TIMES》不是雜誌,但我喜歡以看雜誌的方式閱讀。海外首選《032c》!
X : 已經停刊的眾多雜誌,有哪一些你認為非常可惜?
M : 《DUTCH》和《STOCKHOLM NEW》。
: 你愛雜誌嗎?為甚麼?
M : 我喜歡雜誌的的物理性,和它的氣味。
X : 可以跟香港的讀者分享作為雜誌人的說話嗎?
M : 多一點去感受雜誌印刷的氣味。
MY PERSONAL RECOMMENDATION 是一本來巴塞羅那的雜誌,半年刊,非常有詩意的相片,風格讓人聯想《APARTAMENTO》。為世界各地喜歡植物的朋友提供交流和展示創意的平台,來自世界各地攝影師、插畫家、設計師、音樂家、作家和視覺藝術家一同分享植對物的看法。
X:《MILK X》C:CRISTINA MERINO X : 可以為大家介紹你喜歡的一些雜誌嗎?
C : 《PURPLEJOURNAL》、《PLAYBOY》60-70S、《032c》、《THE GENTLEWOMAN》、《KALEIDOSCOPE》、《INTERVIEW》。
X : 最近有本地和海外的雜誌值得推介嗎?
C : 《APARTAMENTO》、《HERE&THERE》。
X : 已經停刊的眾多雜誌,有哪一些你認為非常可惜?
C : 《PURPLE JOURNAL》。
X : 你愛雜誌嗎?為甚麼?
C : READ THEM IN SUMMER IN THE BEACH。
X : 可以跟香港的讀者分享作為雜誌人的說話嗎?
C : KEEP LOVING PRINTED MAGAZINES。
MY PERSONAL RECOMMENDATION 以文化的觀點去探索城市的不同角落,以人物專訪帶出讀者鮮會留意的城市動向。
X:《MILK X》T:THE TRAVEL ALMANAC X : 可以為大家介紹你喜歡的一些雜誌嗎?
T : 我喜歡看《THE NEW YORKER》,也沉迷大開本的雜誌。
X : 最近有本地和海外的雜誌值得推介嗎?
T : 《032c》和《INTERVIEW MAGAZINE》都好,《A MAGAZINE》則維持了相當穩定的質素。其實我覺得娛樂八卦也很好看的。
X : 已經停刊的眾多雜誌,有哪一些你認為非常可惜?
T : 六十年代的《HOLIDAY' MAGAZINE》非常有啟發性。
X : 你愛雜誌嗎?為甚麼?
T : 我享受有形的雜誌,用墨水、紙張令人可以拿起雜誌閱讀,想起來都快樂。
X : 可以跟香港的讀者分享作為雜誌人的說話嗎?
T : 多謝所有閱讀雜誌的人!
MY PERSONAL RECOMMENDATION 相信對《THRASHER MAGAZINE》這本美國板界權威月刊絕對不會陌生,皆因每期內容都收錄來自世界各地板界明星與新晉板仔的最新資訊。
X:《MILK X》J:JAKE PHELPS X : 可以為大家介紹你喜歡的一些雜誌嗎?
J : 《SPORTS ILLUSTRATED MUHAMMAD ALI VS SONNY LISTON》 1964。
X : 最近有本地和海外的雜誌值得推介嗎?
J : 《THE BELIEVER SF》。
X : 已經停刊的眾多雜誌,有哪一些你認為非常可惜?
J : 《SCHWING!》。
X : 你愛雜誌嗎?為甚麼?
J : 閱讀。
X : 可以跟香港的讀者分享作為雜誌人的說話嗎?
J : 閱讀是特權,不是權利。
MY PERSONAL RECOMMENDATION 《TRANSIT》是一本分享美麗事物的旅遊文化雜誌。
每個地方獨有的花、會遇上的人、能想像的價值觀,都粉飾了整個世界。《TRANSIT》希望透過「旅遊」,把世界上漂亮的風景與文化(時裝、食物、音樂等)介紹給讀者。
人的趣味與嗜好既多樣化,也不停地細分化,旅遊亦一樣,「形式」不斷改變。追求一直深得喜愛而傳承下來的東西,還有普遍的東西,正是《TRANSIT》的旅遊目的。我們抱有「相信自己眼睛」這個本質上的價值觀,希望能透過美麗的影像與真切的文章,把每個地方的空氣感傳達給讀者。
X:《MILK X》N:NAONORI KATO X : 可以為大家介紹你喜歡的一些雜誌嗎?
N : 《別冊太陽》、《球體》、《STUDIO VOICE》、《飛ぶ?室》、《TOKYO GRAFFITI》、《NATIONAL GEOGRAPHIC》、《COLORS》、《LAPHAM'S QUARTERLY》、《smith JOURNAL》、《IL》。
X : 最近有本地和海外的雜誌值得推介嗎?
N : 《野宿野郎》,「幹沒有人幹過的事」這個CONCEPT很強烈。
澳洲的《smith JOURNAL》,設計與VISUAL的表達方式與概念均非常出色。
X : 已經停刊的眾多雜誌,有哪一些你認為非常可惜?
N : 《球體》。設計與文字感覺平衡,可見其編輯力。
X : 你愛雜誌嗎?為甚麼?
N : 喜歡。因為夠自由。能夠直接地、多元化地刊載讓人感到「編輯很出色!」的內容,就是雜誌的美妙之處。可惜最近的雜誌都被廣告支配,讓人覺得編輯於本質上很出色的雜誌不復見(尤其日本),所以才滯銷。
X : 可以跟香港的讀者分享作為雜誌人的說話嗎?
N : 香港於GRAPHIC及EDIT方面,都給人持續發展中的感覺。請繼續以新的東西、富實驗性的東西去滋養讀者。然後,世界級的標準便會誕生。熱切期待。
MY PERSONAL RECOMMENDATION 攝影師PIERPAOLO FERRARI和藝術家MAURIZIO CATTELAN一同合辦,非常著重意念的表達方式,扭曲現實、進化,影象常常詭異得令人讚歎、不安,對美感的定義和商業有距離,卻非常具參考價值。
X:《MILK X》M:MICOL TALSO X : 可以為大家介紹你喜歡的一些雜誌嗎?
M : 《W MAGAZINE》、《GRAPHIC》、《CHARLEY》、《TAR》、《CONDIMENT》、《WALLPAPER*》、《LE DICTATEUR》、《DOMUS》、《DERDIEDAS》、《VISIONAIRE》、《UOMO VOGUE》和舊版的《FRIEZE》。
X : 最近有本地和海外的雜誌值得推介嗎?
M : 《LE DICTATEUR》,以及任何值得砍伐樹木的雜誌。
X : 已經停刊的眾多雜誌,有哪一些你認為非常可惜?
M : 我很懷念《THE FACE》,也懷念從前《PHOTO MAGAZINE》的質素。
X : 你愛雜誌嗎?為甚麼?
M : 雜誌與其說內容千變萬化,其實雜誌才是不變的東西。我喜歡驚喜,喜歡新鮮感。
X : 可以跟香港的讀者分享作為雜誌人的說話嗎?
M : 除了雜誌,也要看書呀。
MY PERSONAL RECOMMENDATION 封面是重頭戲,最有趣的,是做到第八期時,讓讀者參與設計封面,非常著重實驗性。
X:《MILK X》A:ANNA BANG X : 可以為大家介紹你喜歡的一些雜誌嗎?
A : 一定是《THE FACE》!意大利版的《VOGUE》是我非買不可的,其他還有《LULA》、《LOVE MAGAZINE》。
X : 最近有本地和海外的雜誌值得推介嗎?
A : 倫敦的《BOAT MAGAZINE》非常好看,和任何由LI EDELKOORT出版的雜誌。
X : 已經停刊的眾多雜誌,有哪一些你認為非常可惜?
A : 《JACK MAGAZINE》和《BARE》。
X : 你愛雜誌嗎?為甚麼?
A : 你不覺得打開雜誌和打開聖誕禮物一樣令人期待嗎?
MY PERSONAL RECOMMENDATION 限定發行的刊物,大膽採用粗糙再生紙做為內頁,並於表面噴上迷幻的螢光塗料,每年發行兩回。每期均會使用不同的設計語言、不同的紙張及印刷手法來表現主題。風格是對邊緣事物的關注,感覺無比親切,是一本喚醒獨立精神的難得刊物。
WERK
X:《MILK X》W:WEAK X : 可以為大家介紹你喜歡的一些雜誌嗎?
W : 《RAYGUN》、《NEO-MANIA》、《EMIGRE》、《LOVE MAGAZINE》,《SIX》。
X : 最近有本地和海外的雜誌值得推介嗎?
W : 《UNDERSCOREMAGAZIND》和《BRACKET MAGAZINE》。海外有《ACNE PAPER》。
X : 已經停刊的眾多雜誌,有哪一些你認為非常可惜?
W : 《SIX》BY COMME des GARCONS。
X : 你愛雜誌嗎?為甚麼?
W : TIME WILL TELL。
X : 可以跟香港的讀者分享作為雜誌人的說話嗎?
W : FIND AND DEFINE YOUR OWN VOICE AND WAY OF CREATION。
《THE WEEKENDER MAGAZINE》因為企圖太多,目的太多,想要的的東西太多,想要取悅的人太多,所以每個城市都需要一本簡單而純粹的雜誌。
《WEEKENDER》是季刊,從創立到編輯設計團隊成員,由始至終,只有兩位。百來頁,每頁都是沉實的啞粉紙,封面有時是一個人,有時是一座山,有時是一幅畫。創立人之一兼設計總監CHRISTIAN SCHNEIDER笑說雜誌並沒有什麼主軸可言,反正看到聽到什麼喜歡的,有趣的,就會出現在雜誌之中。沒有什麼使命或大道理,只是,專心生活。
INTERVIEW WITH CHRISTIAN SCHNEIDER, CO- FOUNDER OF 《THE WEEKENDER MAGAZINE》X:《MILK X》 C:CHRISTIAN SCHNEIDER X : 可以告訴我們最初創立《WEEKENDER》的原因嗎?
C : 兩年前我和我的好友DIRK MONKEMOLLER,亦是另一位《WEEKENDER》的創立人,談到想做一本關於生活的雜誌,包括家居、旅遊、大自然、烹飪……總之所有跟生活有關的東西。於是我們花了一年的時間到處搜集故事,例如朋友到國外旅行的圖文,或是我們知道身邊有趣的人事物等等,一年內我們總共收集到九個故事,出版了第一期。後來大家的反應出乎我們意料般好,於是我們決定以季刊的形式繼續定期發行。目前雜誌中心成員只有我們兩個,每期與不同的作者、攝影師等合作。
X : 為什麼選擇雜誌作為你們的媒介,而不是其他?
C : 我們一直非常喜歡印刷品,而我本身一直喜歡收藏雜誌,任何語言、類型的雜誌,只要是喜歡的我都會買下來收藏。我想我們都比較喜歡將這些故事印在一本可以觸摸得到的媒介上。
X : 你們在尋找哪一類型的故事?
C : 不是高端豪華的,沒有誇張情節的,也不太是花俏華麗的。我想我們尋找的是有趣的人和事,也並不一定要有什麼名人坐陣,我們喜歡真實的面孔,有時甚至幾近平凡。像旅遊專題裡沒有什麼實用資訊,圖片也不見得如何壯麗,介紹的食譜也只是非常簡單日常的東西,文字大多數都只是一些非常個人感受。又例如有一次我們就做了「最沉悶的島嶼」這樣的專題,我想就是比較另類、有趣的故事吧。
X : 有沒有某一種「生活態度」是你們特別強調的呢?
C : 一開始其實我們並沒有想去特別強調什麼樣的「生活態度」,不過幾期累積下來的故事,《WEEKENDER》開始有點被定位為一種「慢生活」的雜誌。雖然這並非我們的初衷,但我認為也不完全不乎。《WEEKENDER》一開始其實是本為周末而設的雜誌,即是並沒有什麼特別目的,人們可以坐下來什麼都不做,翻一翻這本雜誌,看一看別人的生活、別人在做的事。這某程度上跟「慢活」也有點相似。但我們絕對不是一本有關「生活時尚」的雜誌,有時也會有一些關於產品的欄目,不過都是我們純粹喜歡的東西,並沒有任何廣告成份。
X : 所以基本上任何有關生活的東西都是《WEEKENDER》關注的範圍?
C : 我想可能是生活最瑣碎的事吧,有時就是這些平凡瑣事讓生活變得美好。
X : 裡面所談到的生活,都是你們所嚮往的嗎?
C : 很大程度上是,但有一些東西你知道你永遠不會做,或是有一些地方你知道你不太可能會親身去到,這些東西化成圖片與文字載入紙上拿在手中,又是另一種體驗。
X : 你們有些什麼是想透過這本雜誌去說的呢?
C : 我想我們創立《WEEKENDER》的初衷很簡單,就是想做一本我們喜歡的雜誌。這本雜誌出現在書店架上,我們會去看去買的那種。而這本雜誌可以說純粹是分享我們喜歡的東西,其實是非常個人的。幸運的話雜誌會遇到與我們喜歡同樣事物的人們,一起分享雜誌裡的這些故事。
X : 在如此獨立的狀況下發行雜誌,有沒有什麼困難?
C : 其實並沒有什麼特別大的困難,雖然每期印刷的數量不是特別多,印刷方面需要花一點力氣去尋找及說服,但一般來說我們總找到方法來解決,發行也是我們親自拜託書店、畫廊、店舖等等,反正我們不是要求特別大的發行,所以也沒什麼問題。前陣子我們才知道原來日本有些店舖引進了我們的雜誌,賣得還不錯,所以正在洽談定期運送更多的數量等等。作為如此小規模的製作,很幸運地我們得到一定的注意。要說的話,那當然更充裕的資金,可以容許我們去委託作者 / 攝影師做更多、更好的故事。
X : 你平時如何看雜誌?
C : 因為工作關係,很多時看雜誌對我來說有點像工作一部份:從雜誌外觀,到內裡圖片、版面、顏色等等,抽取重點地去看,之後通常就會擱在一旁;然後某天再拿在手中,才會慢慢細讀內容。
X : 是什麼讓你如此喜歡雜誌?
C : 我想是一種印刷品情意結吧。從字體、紙張、剪裁、圖片、版面設計等等,雜誌本身就蘊含了許多工藝;而雜誌與書最大不同是,它容許更多變化,更多實驗空間。而從期數一路延伸出去,幾乎像一種收藏物品,一本好雜誌,可以讓你有每一期都買下來的衝動,然後一系列的放在書架上,有一種莫名的滿足感。
X : 可以為我們推薦一些德國獨立雜誌嗎?
C : 1. 《DUMMY》/ 源自柏林的獨立雜誌,每一期都由不同的設計師/ 藝術家製作,充滿熱情的雜誌。
2. 《SHAKE YOUR TREE》/ 每期由兩位藝術家合作,絲網印刷以及全人手製作。
3. 《ZEIT MAGAZINE》/ 德國《DIE ZEIT》日報附刊,非常有趣的文章及故事。
4. 《SZ MAGAZINE》/ 德國《SUDDEUTSCHE ZEITUNG》日報附刊,設計與文章都非常出色。
X : 有什麼想跟香港讀者說的呢?
C : 我剛剛與《DUMMY MAGAZINE》的FABIAN DIETRICH和《SZ MAGAZINE》的CHRISTOPH CADENBACH在白俄羅斯其中一個城市MINSK完成一個關於「21世紀獨立雜誌」的WORKSHOP,這是一個極之有趣的經驗。我想起二零零五年我在東京買下、亦是我書架中唯一一本香港雜誌《CREAM》,至今仍是我最喜歡的雜誌之一。希望有一天可以帶著這個WORKSHOP來到香港,與香港的雜誌編輯及讀者見面。
《032c》
與JOERG KOCH的見面輾轉安排了兩個星期,終於在陽光與雷暴交錯的瘋狂天氣中實現。訪問地點是《032c》位於柏林MITTE的WORKSHOP之中,四層高的建築,由四個如貨櫃般的方塊交錯堆砌,不規則落地窗,KONSTANTIN CRCIC的室內設計,剛舉行過與藝術家TOM SACHS合作的NIKE CRAFT展覽……一切如此高雅乾淨,讓人一度忘記這曾經是一本如何離經叛道的雜誌。一九九九年於柏林創立,JOERG KOCH與另外兩位朋友共同製作的《032c》,大紅色方塊,報紙形式,幾近反叛的視覺與文字,第一期就已經讓所有人吃驚。雜誌界為這群在柏林剛甦醒過來的孩子驚呼,讀者被具備深度層次的專題故事吸引,甚至有人形容它是自《THE FACE》以來,另一本改變整個雜誌面貌的作品。然後,從獨立製作走上國際化,經歷幾次形式轉換和改版,《032c》可以說是在一片掌聲中長大-新銳、先峰、創造者,還有更多關於它如何開創了雜誌新一頁的形容詞。而對我們來說,其實很簡單:九十六頁篇幅去剖析蛻變中的上海,掀開了強國背後的憂愁與脆弱;接近三百期的《VOGUE》意大利版封面被印在十四頁長的FOLDOUT,一口氣回味攝影大師STEVEN MEISEL的作品;四十頁的川久保鈴專訪,撕開了幾近盲目的膜拜……不是內容有多獨家,而是故事說得有多真實。
今天的《032c》也許不再像熱血小孩義無反顧向前衝,面對新的角色,可能才是更重要的挑戰。
Images > Oliver Helbig (portrait), Maxime Ballesteros (workshop), Cyprien Gaillard (installation 'The Berlin Archive 2009') INTERVIEW WITH JOERG KOCH, EDITOR-IN-CHIEF OF 《032c》X:《MILK X》J:JOERG KOCH X : 亞洲讀者可能最好奇的是,雜誌名稱《032c》是如何得來的呢?
J : 032C是紅色的PANTONE 顏色編碼。最初構思這本雜誌是九十到千禧年,我們並沒有想過以如何國際、市場化的角度去做這本雜誌,但對我們來說,擁有一個容許不同文化去理解溝通的名字,是非常重要的開始。而顏色編碼正如是國際通用,意義亦都相同,無論去到世界任何一個角落,在中國,美國,德國……任何一個地方,雜誌的名字也是「紅色」。而紅色總是在社會、歷史上充當著熱血、反叛的代名詞,是一個充滿社會意義的顏色,我想這是當初我們如此決定的原因吧。當然後來雜誌的成功,這個名字又添加了不少新的意義和生命,但它容許一種更不受語言地域限制的溝通模式,同時聽上來又不會太過商業化。
X : 雜誌一出版讓所有人為之驚艷,可否告訴我們你最初創立這本雜誌的目的?
J : 我們認為傳統的雜誌運作模式已經是不合時宜。尤其是當時的德國,無論在設計與內容上都是十分守舊,而當時大部份人都是以國外雜誌,尤其是英國的《ID》、《THE FACE》等等作為參考。我們希望可以打破這個局面,將一些新的東西帶入雜誌之中,也希望可以給到不只是雜誌工業,而是讀者們,一些刺激和新的想法。
X : 成立於柏林,到現在於所有主要城市發行,你怎樣看《032c》與柏林的關係?
J : 我認為在一開始的階段,兩者是互相緊扣的。雜誌之所以在許多人眼中那麼新鮮,很大程度是我們於九十年代在柏林的體驗。當時這個城市才剛從許多經歷中甦醒過來,到處都是工地,準備去重新建設這個城市,當時在柏林許多人都有一種「什麼都有可能」的想法。我是在九十年代中搬到柏林,整個城市都充斥著實驗意味,藝術家在破爛的建築裡面成立工作室,建築師在空地上進行實驗性企劃……等等,《032c》是從這樣的氛圍下誕生的,在雜誌裡面找到的叛逆、黑暗、實驗的個性,也是柏林的一部份。
X : 雜誌中許多視野獨到的專題訪問,你是如何建立一個故事的呢?
J : 無論怎麼樣的題目,我們堅持的是故事在呈現之前,必須經過深入的資料搜集。透過深入、全面的調查去帶出更立體的故事,並希望讀者能夠同樣對題材有著同樣的興趣。基本上題材的決定是挺隨性的,有時候我們會花上一段相當長的時間,幾個月甚至一年,去找到我們認為足夠的素材去完成一個故事。例如我們曾經計劃一個關於意大利攝影師STEVEN MEISEL的專題,過去二十五年,他為《VOGUE》意大利版拍攝每一個封面,對我來說,一本雜誌與一位攝影師竟然可以擁有如此緊密的關係,是十分難以置信的。最初我們先與STEVEN MEISEL的AGENCY接觸,而我們得到的回應,是他幾乎從不接受傳媒採訪。於是我們嘗試直接聯絡他的工作室,但從來沒有人接聽,幾乎都只是留言。於是我們開始每一天,不同時段,每一個分機,不停的打電話,好幾個星期,終於連繫上了他的助理,但我們得到的回應仍然是不樂觀。於是我們又花了一段時間去說服,最後花了很大的功夫才能夠與他本人完成訪問,並且印出所有由他拍攝的《VOGUE》意大利版封面。
X : 另一個雜誌的標記,應該就是每一期長達四十頁的封面專題。這對許多雜誌來說是野心相當大的版面,尤其是現在許多雜誌都傾向將版面分成許多小部份,多於一個大專題。
J : 對。對我們來說,做一些別人不做的事,是十分重要。我覺得這也是印刷的力量,假如你手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故事,卻只用幾頁去把故事說完,是十分不合邏輯的,也沒有必要把它印在雜誌中,你大可以在網上發表,也許更方便直接。一個深入的故事,印在紙上是別具意義;四十頁更像是一份鄭重的聲名,也給予了你所訪問的人物、你所要說的事,一份重量。
X : 對你來說什麼才算是一個好的專題故事?
J : 對我來說一個好的專題故事必須要抓到我的好奇心,引起我的興趣。有時我們認為自己不會有興趣的題目,但通過獨特的角度或是聯想,也會勾起我們的好奇。
X : 《032c》在很多方面都是先鋒,其中一項就是在雜誌的設計上。你怎樣形容雜誌的設計風格?
J : 設計是雜誌很重要的一環,但設計很大程度上是建基於內容,怎麼樣的故事,希望突出怎麼樣角度等等,決定了怎麼樣的設計風格,總體來說我認為我們的設計風格是屬於極簡主義。最初當雜誌剛出來的時候,會有一些大家認為比較反叛的元素,這其實也代表了我們當時的個性與想法。而編輯團隊和雜誌本身經過了這些年的成長,慢慢變得比較經典、優雅。但對我來說雜誌本身的設計,是否能夠貼近內容,帶出我們想說的事,這比較重要。印象中我們常常去做一些別人不做,或是認為沒可能的事。好像每個人都把圖片放在印在雙拉頁上,我們卻偏偏把圖片縮小,放在一片全紅色的頁面中央,而效果竟然是更強而有力。大概就是這種反向思考吧。
X : 雜誌的獨特視角影響了我們對很多事情的看法,尤其是在時裝方面。你認為《032c》在演繹時裝上有什麼與眾不同之處?
J : 時裝對我們來說常常是個有趣的題目,很坦白說,相對於其他範疇,時裝是唯一對我們來說沒有什麼把握/ 自信的,所以很多時候我們都處於一個嘗試的狀態。例如一件BLENCIAGA的設計,我們卻拍得很黑暗詭異,這是當時沒什麼雜誌會採用的方式。你或許會覺得我們演繹時裝時很不一樣,對我們來說其實純粹是想尋找一些別人沒有做過的角度與方式。
X : 作為一本於當時來說前衛、甚至有點另類的雜誌,到今天受到大眾的肯定,你認為《032c》的視野有因此而改變嗎?
J : 當然,對我來說最恐怖的事,就是一本雜誌從來沒有改變,就如一個城市沒有改變一樣,實在讓人難以想像。我想一開始《032c》最重要的任務,是創造一種新的雜誌形態。這對現在來說也許不是首要,但一些根本的信念如好奇心,和認真地對待讀者,直到今天仍然是雜誌最重要的價值。對我們來說最恐怖的惡夢,就是讀者花了錢買了你的雜誌,尤其是香港的讀者也許需要花更高的價錢,但卻不能從雜誌中汲取任何一樣有價值的東西。
X : 從雜誌的成功,到成立網上平台與屬於雜誌自己的WORKSHOP,你認為《032c》營造了一個怎麼樣的平台?
J : 作為一本半年刊,我認為雜誌需要更多的「引擎」去推動無論是本身的前進,還是更多存在於紙張以外、與雜誌主題相呼應的東西,成為一個更多面、立體的單位。網站容許我們更靈活去運用我們的資源,也讓讀者可以更容易去翻查到關於我們過去的內容。而實體的WORKSHOP容許我們更主動發起一些活動,例如與我們長期合作的KONSTANTIN CRCIC負責設計這個空間,一些常常與雜誌合作的設計師、攝影師、藝術家等等,亦都會在這個空間舉行發佈及展覽,接下來可能會定期將這裡變成POP UP STORE或是酒吧。這三個平台的互動營造一個更立體、更多面向的空間,也將一些以往只能夠用圖片及文字表達的想法延伸至更多可能。
X : 說到這個WORKSHOP的設計,是什麼促成你與KONSTANTIN CRCIC的合作?
J : 我們認識一段很長的時間了。除了雜誌內容外,我們也合作過很多其他的企劃,例如之前在倫敦、紐約的展覽等等。他與《032c》走過一段相當的旅程,而我認為這種默契是非常重要的。像許多長期與我們合作的藝術家、設計師,我常常覺得雜誌與他們建立了一段「關係」,與他們合作,得出的結果更成熟更有深度。
X : 有人說今天的雜誌過份地充斥廣告、公關資訊,以及過度品牌主導。你的看法是?
J : 我相信品牌與雜誌的關係必定是互相依存的,在商業的角度來看,如何把品牌訊息融入雜誌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另一方面我也相信作為主編,必須要在適當的時候作出調節,在必要時說「不」的權力。畢竟假如讓公關資訊過份主導,我們都可以想像到這種內容是如何沉悶。
X : 你相信前衛創意與商業上的成功可以並存嗎?
J : 如果拿《032c》作為例子,正如我一開始所說,我們並沒有要把它塑造成為一本在商業上成功的雜誌。而你翻開雜誌時也可以看到我們能夠擁有CHANEL、BLENCIAGA、COMME des GARCONS等等這些品牌客戶,原因是在大家眼中,這是一本高素質的雜誌,精彩的專題故事,獨特的視覺等等。這些品牌了解我們擁有非常好的讀者群,而我們的內容也得到他們的認同。所以我想先決條件應該是製作出一件出色的產品,才是最重要的。
X : 純粹個人情感上,「雜誌」對你來說是什麼?
J : 我覺得雜誌永遠是一個美好的溝通工具,它容許文字與圖片背後的許多情感與意義,濃縮在紙張之間,幾乎可以構成一股充滿節奏、私密又公開的空間。另一個層面上雜誌也是一個非常好的紀錄工具,去紀錄一個時代的流行、臉孔、物件、情感、垃圾資訊、廣告……不同層面的資訊,應該可以這樣說。
X : 推薦一下你最喜歡的雜誌?
J : 《NEST》、《NEW YORK》、《VANITY FAIR》、《ART RITE》、《SPY》和《HUgE》。
X : 最後,有什麼想跟香港讀者說的呢?
J : 我真的十分希望可以親身到香港。我想這是我們做得最多計劃的城市,從一開始到現在,我想我們曾經有過三至四個企劃,但最後還是胎死腹中。所以未來希望有這個可能,請大家邀請我!
來自倫敦,至今推出到第十九期,半年刊,主題期期不同,相片的概念性非常強。
PERRY CURTIES FOUNDING PARTNER OF 《125 MAGAZINE》以倫敦為基地,除了是《125 MAGAZINE》的創辦人之一,也擔任超過十五年攝影師,拍攝時裝、廣告及人像為主,同時他也在LONDON COLLEGE OF FASHION?授攝影課程,鏡頭下的名人不計其數。
X:《MILK X》P:PERRY CURTIES X : 可以為大家介紹你喜歡的一些雜誌嗎?
P : 《125 MAGAZINE》!
X : 最近有本地和海外的雜誌值得推介嗎?
P : 《125 MAGAZINE》!
X : 你愛雜誌嗎?為甚麼?
P : 喜歡,因為我喜歡在雜誌上提出新的概念。
X : 已經停刊的眾多雜誌,有哪一些你認為非常可惜?
P : 暫時還沒有。
X : 可以跟香港的讀者分享作為雜誌人的說話嗎?
P : 多多支持《125 MAGAZINE》吧!
MY PERSONAL RECOMMENDATION 《+81》是一本文化設計雜誌,介紹各類型的有趣創作。除GRAPHIC DESIGN外,每期都會有一個跟時裝、音樂、電影及攝影等有關的特別專題,從不同角度呈現最高質素的藝術和設計,也突顯出每個設計師本身卓越的靈感。
《+81》是日本的國際電話代碼。而「81」與「+」的組合,不管各地讀音如何,也是所有人都看得懂的VISUAL IMAGE。
透過特別的專題欄目、細意挑選的藝術家、還有悅目出色的版面編輯設計,《+81》贏得各方面的高度讚賞。
X:《MILK X》S:SATORU YAMASHITA X : 可以為大家介紹你喜歡的一些雜誌嗎?
S : 《WERK》、《032c》、《A MAGAZINE》、《FANTASTIC MAN》、《NEW WORK MAGAZINE》、《VISIONAIRE》、《AnOther》、《PURPLE》、《MARK MAGAZINE》、《TAR》。
X : 最近有本地和海外的雜誌值得推介嗎?
S : 《commons&sense》,很多優質的男性雜誌與HI-FASHION雜誌已經於日本停刊。《commons&sense》可說是少數於這個時間出現的世界級時裝雜誌。
《MARK MAGAZINE》(AMSTERDAM),不限於建築這個框框,GRAPHIC的要素也非常豐富之一冊。讓讀者一睹建築的新方向及其有趣一面。
X : 你愛雜誌嗎?為甚麼?
S : 閱讀方便,翻著書頁就能感受到當中的故事。而且能保存上百年,是一個能把當時氛圍直接傳達的一個媒體。
X : 已經停刊的眾多雜誌,有哪一些你認為非常可惜?
S : 《A MAGAZINE》、《STUDIO VOICE》與流行通信。
《A MAGAZINE》是我憧憬的一本雜誌,每期皆會透過「GUEST CURATOR」,與讀者分享他們獨有的、經洗練的靈感與品味。
代表日本SUBCULTURE的《STUDIO VOICE》,長久以來一直對日本的地下文化作出深入介紹。
而流行通信則以「輕觸」方式,把日本的時裝文化淺白地介紹給讀者。
X : 可以跟香港的讀者分享作為雜誌人的說話嗎?
S : 身為國際都市的香港,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跟中國的交流也愈來愈多。香港跟東京、新加坡一樣,都是連接亞洲與世界的重要地區。希望香港讀者能夠多關心整個環球世界,愛惜優秀的創作,並繼續帶領世界。
MY PERSONAL RECOMMENDATION 一九六五年創刊的商店設計雜誌。透過豐富的相片,把餐廳、酒店、時裝店等最新的商店設計,介紹給室內設計師及建築師。亦為店舖經營者提供大量有用的資訊,獲得一眾重視空間設計及店舖氣氛的店主一致推崇。電子版本於今年開始,在zinio.com及fujisan.co.jp內發售。
www.shotenkenchiku.com X:《MILK X》R:REIJI YAMAKURA X : 可以為大家介紹你喜歡的一些雜誌嗎?
R : 《DAMn°》、《WALLPAPER*》、《domus》、《FRAME》、《TRANSIT》-透過漂亮的相片與幽默豐富的文章,介紹世界各地的情報。《室內》(已停刊)-深入探討室內與家具設計的專門雜誌。《pen》-這個封面是倉俁史朗(SHIRO KURAMATA)先生的特集,內容非常充實。《本之雜誌》-日本的書評雜誌,介紹有趣的書本。《EL croquis》、《surface》。
X : 最近有本地和海外的雜誌值得推介嗎?
R : 《I’m home》,以HIGH-END LIFESTYLE作主題,介紹住宅的室內設計。版面設計非常漂亮,讀者都會被室內陳設的魅力所吸引。住宅相片的拍攝手法充滿個性,STYLING之完美讓我每期也熱切期待。
《DAMn°》,版面的LAYOUT是我非常喜歡的類型。nendo與安藤忠雄先生作封面的期號也很有趣。
X : 你愛雜誌嗎?為甚麼?
R : 非常喜歡。雜誌是由其他人編輯過再發表的情報,這很有趣。揭著書刊,看著流行資訊,就會想踏足那個地方,我也喜歡看照片,只是看看已覺滿足。LAYOUT設計漂亮的版面更尤其吸引我。假設雜誌上刊載的資訊有十項,而製作雜誌的人是從四十、五十項情報中嚴選出這十項再製成版面的話,那我相信該本雜誌便會有其個性,並能突顯實力。
X : 已經停刊的眾多雜誌,有哪一些你認為非常可惜?
R : 《DESIGN之現場》,尚未停刊,休刊中的雜誌。詳細介紹PRODUCT DESIGN、GRAPHIC DESIGN、空間DESIGN等製作的苦況。
X : 可以跟香港的讀者分享作為雜誌人的說話嗎?
R : 各位讀者,你們是否只從互聯網上取得資訊? 雜誌也是好東西呢。遇上適合自己風格的雜誌,或看到可信賴的人所編輯的豐富內容,都能令日常生活增添樂趣。雖然我所編製的《商店建築》,主要是為室內設計師及建築師介紹日本的商店設計,但我也經常留意日本以外的室內設計。香港的HORACE PAN、STEVE LEUNG、KINNEY CHAN等,都是領導亞洲、具實力而活躍的設計師。香港有如此充滿生氣的DESIGN SCENE,實在讓人羨慕。當然,東京的DESIGN SCENE也是最棒的,所以,希望大家能抽空閱讀《商店建築》,看看那個世界。
THEY SELL MAGAZINES WORLDWIDE CLOSY BOOKSTORES 捷刊有限公司 (HONG KONG) 捷刊是的香港環球大廈的雜誌店,如果說各大連鎖書店提供了方便,那麼捷刊的黃先生就為喜歡雜誌的朋友提供方便。讓你先翻揭才購買本來就沒有值得褒獎,但現在人情味買少見少的今天,他的經營方式變成了一種慷慨。
SHOP 233, 2/F., WORLD-WIDE PLAZA 19 DES VOEUX RD C HONG KONG PRO QM (BERLIN) 「每年我都來這裡深呼吸……」拜訪PRO QM那天,剛好有一位上年紀的先生,西裝筆挺,操著生疏德文,在書店內尋找一本某攝影師多年前出版的攝影集,趕著前往機場的他雖然最後空手而回,但踏出書店大門,臉上卻掛著滿足的笑容,對店員說了這句話。
書店負責人之一KATJA帶我前往書店的閣樓,這裡是辦公區域,同時擺放了許多書架已經容納不下的雜誌與期刊。「我們選擇雜誌的方式比較任性,每個店員都有他們特別專注及熟悉的範圍,所以當有一些他們感興趣或特別喜歡的雜誌,就會二話不說訂回來,結果就是你看到的這樣。」書店誕生於一九九九年,由KATJA及其餘幾位藝術、設計、建築背景的朋友共同創立。本來的位置在MITTE區的大街上,後來實在容不下再多的人流及吵鬧,年前搬到這條避靜的小街中,寧願讓真的想來的人花點時間來尋找書店,好過淪陷於遊客及人潮中。幸運的是PRO QM擁有比起一般店舖都要高的樓底,於是書架從地板一直延伸至四、五米高的天花,滿滿的都是團隊從世界各地搜羅回來的有趣刊物與書,沿著 “書牆”,還有幾條鮮粉紅色的長梯,歡迎大家為尋找心頭好而 “爬上爬落”,甚至坐在半空閱讀。KATJA說希望營造一個隨心隨意的空間,所以某些雜誌還佔據了部份地板與樓梯,讀者自然而然沿著書卷味坐站躺臥,都無所謂。KATJA認為書店除了是把刊物帶到讀者眼前的平台,還應該是容許更多互動與討論的地方。於是每月舉行討論與讀書會,讓文字跳出紙張,進入另一個層面。
我讓KATJA介紹一些她最喜歡的雜誌,只見她眼前一陣暈眩─撇除一些大家應該都聽過的名字,單是一些本地的獨立出版雜誌已經上數十本,還有一些專業建築、藝術期刊;以單次企劃形式出版的雜誌,以及世界各地、無數學生、設計師以手作形式製作的手工雜誌……出現在店內的都有著不同情結,要說還真不知道從哪裡開始,基本上就算只用“隨便看看”的方式,也應該得要花上一整個下午。擁有藝術背景的KATJA對於手作雜誌情有獨鐘,因為喜歡粗糙、半完成的感覺,所以只要有人拿著作品毛遂自薦,她盡量都會接受。書店內盛載著那些輕薄的紙張,顯得從未如此有份量。
PRO QMALMSTADTSTRASSE 48-50, 10119 BERLIN BUCHERBOGEN (BERLIN) 從繁囂的東邊到寧靜的西邊,圍牆雖然已經不存在,但柏林的東與西仍然有一堵隱形的分隔,讓兩邊的氣氛仍然如此不同。租金固然是重要因素,但東與西的選擇,同樣代表了一種生活模式的喜好。西面永遠如此整齊乾淨,平淡安穩,唯一的噪音可能只來自貫穿柏林中心地帶的鐵路。在SAVIGNYPLATZ車站的正下方,老舊的紅磚橋底,找到BUCHERBOGEN這家書店。貫穿幾個圓拱形的紅磚天花底下,堆滿了書與雜誌,頭頂時不時傳來地鐵駛過的轟隆聲響,十秒,然後又剩下書和我。時尚、建築、設計、電影、攝影、藝術、城市,這幾個主要範疇分類得特別分明細緻,然後另一邊,爬滿整個書架的雜誌。書店負責人RUTHILD SPANGENBERG是專業BOOKSELLER,好友提醒說BOOKSELLER在德國是一個非常專業的職位,需要通過四年大學課程並且通過考試才能夠稱自己為”賣書人”,而SPANGENBERG女士剛好是在”賣書人” 行業之中,最為人熟悉的一位。在行業內已經第三十個年頭,同樣是BUCHERBOGEN的創立人,每個部份都有一位專業的職員,熟知所負責的範圍,哪一本好雜誌與好書,再偏門的藝術家與設計師,唯一的難度是,你有多少時間留在這裡。
BUCHERBOGEN不是為讀者帶來最新的雜誌,那些國際知名的雜誌已經有足夠的渠道可以買到,SPANGENBERG女士如是說。把一些真正有質素的雜誌與書帶到讀者面前,提供一個空間,讓讀者可以觸摸、翻開每一頁、聞到紙張與油墨的味道,這樣好像比較有意思。再同意不過。從地板一直延伸到天花的雜誌架上,倫敦、米蘭、巴塞隆納、巴黎……大城市出版的雜誌,意料中事;只不過,雜誌名字卻不是每一本都那麼熟悉。我又怎能忘記竟然可以找到像捷克、白俄羅斯等這些小國小城的獨立出版? SPANGENBERG女士感嘆因為經濟原因,獨立出版已經不像八十、九十年代那樣活躍。德國比較幸運,像LEIPZIG、KASSEL這些德國傳統出版城市,充滿熱情的出版商、雜誌人仍然運作著,尋找更多出色的獨立出版最近成為了書店一項重要、卻愈來愈吃力的任務。對很多人來說雜誌的意義在於 “新”,這裡你卻可以找到不同年份出版的雜誌。對SPANGENBERG女士來說,一本出色的印刷品,就是一件出色的作品,時間並不是斷定它是否仍應該繼續存在於書架上的因素。正因如此,BUCHERBOGEN的書架風景,才那樣與別不同。而捧場的不只是我,還有REM KOOLHAAS、小野洋子、和ANNIE LEIBOVITZ。
BUCHERBOGEN(SAVIGNYPLATZ)STADTBAHNBOGEN 593, 10623 BERLINWWW.BUECHERBOGEN.COM DO YOU READ ME?! (BERLIN) 柏林MITTE。畫廊、小店、CHIC CAFÉ、HIP HOTEL、下午沒事做的人們。這區從來熙來攘往,連書店都不例外。書店在一條小路上,招牌欠奉,想要更容易找到它,最簡單就是看到一排排站著看書的人群,十拿九穩。書店名字 “DO YOU READ ME?!”,注意是問號與感嘆號的組合,不是純粹的問句,更像是不耐煩的指令。但它又何需不耐煩呢。百來平方米的書店,擠滿了世界各地主流與另類的雜誌與書,店主MARK與JESSICA從成立書店到現在,獨到眼光加上廣泛的種類,“DO YOU READ ME?!”一直是許多設計師與創意人定時報到的地點。兩人選擇雜誌的要求,就是雜誌主題需要具備創意,有趣的閱讀,以及良好的觸感。所以時裝、設計、建築、生活、又或是DIY,都無所謂,地域與語言更不是問題。
除了希望把好雜誌帶到讀者面前,他們更希望可以建立一個舒適隨意的閱讀空間,容許更多討論、展示、互動。於是幾年前,在城市的另一端開設了“READING ROOM”。“READING ROOM”並不是“DO YOU READ ME?!”的分店,而是另一個完全獨立的空間。在一所老建築的底層,比起MITTE的書店更寬敞光亮。中間一張大木桌子,堆滿每月閱讀主題的雜誌與書,讀者可以隨意坐下翻閱。雜誌選擇比起書店要少一些,但勝在沒有人潮,你大可以坐在透過落地玻璃洒進來的陽光下,讀上一個下午。”READING ROOM”同時定期舉行展覽、講座、設計師對談等等活動,成為了文字與人們的互動空間。讀雜誌已經成為了MARK與JESSICA的工作之一,很多時只是快速的翻過,看到特別有趣才會停下來讀一會。但他們始終喜愛把空餘時間留給百來二百頁的紙張─設計創意、圖象與文字的分割、新鮮的字體運用、與別不同的視角……或只純粹讓紙張與油墨的味道充斥房間,都是美好的時光─他們如是說。
DO YOU READ ME?! - AUGUSTSTRASSE 28, 10117 BERLIN-MITTE READING ROOM & SHOP - POTSDAMER STRASSE 98, 10785 BERLIN-TIERGARTEN TENNIS CLUB (AMSTERDAM) TENNIS CLUB BOOKSHOP,阿姆斯特丹藝術書愛好者的新聚集地,作為一個非盈利專案,TENNIS CLUB BOOKSHOP的目的是希望能將世界各地的、以獨立藝術家名義出版的作品集彙集到書店空間中。將那些流通於主流視線之外的出版物,以無偏見及個人興趣的公平眼光來接納來自世界各地獨立出版社及個人藝術家的作品集。
OT 301 - FIRST FLOOR 301 OVER-TOOM 1054 HW AMSTERDAM GOOD PRESS (UNITED KINGDOM) 在蘇格蘭地區格拉斯哥市中心的一間咖啡館MONO的小後院中隱匿著一家藝術書店,叫GOOD PRESS,是書店,也是畫廊。於二零一一年十月GOOD PRESS展示和售賣當代藝術作品、插畫作品和個人╱小型獨立出版社的出版物。週一至週六。
MONO, 12 KINGS COURT, GLASGOW GLASGOW, UNITED KINGDOM G1 5RB
OFR (PARIS)
巴黎OFR書店,一家號稱走在流行和藝術尖端的書店,深受許多時尚編輯和攝影們喜歡的。門口放了很多展覽資訊,海報都與影像視覺有關,店主說他們是一家“視覺傳達藝術”的主題書店.除了書店還有自製編輯的供大家免費索取的AGENDA刊物。
20 RUE DUPETIT-THOUARS 75003 PARIS PERIMETER BOOKS (AUSTRALIA) 對於售賣獨立刊物和私出版的書店來說,空間保持明亮,乾淨整潔以及必要的豐富即可,加上特別製作的書架和書桌,如果空間足夠寬敞,留下用作展覽的白色牆面和展櫃,面陳列的展示方法尤其適合此類書店,因為對於MAGAZINE和PHOTOBOOKS而言,封面就是藝術欣賞。
PERIMETER BOOKS, 748 HIGH STREET, THORNBURY, MELBOURNE, VICTORIA, AUSTRALIA, 3071 PAPERCUT (SWEDEN) 位於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的PAPERCUT是一家專營雜誌、電影音樂書籍、DVD、唱片以及設計類雜貨的書店。這裏收藏的書和雜誌都是限量版的,音樂和電影都是經典懷舊的,價格也比較合理。許多人都稱PAPERCUT是他們喜歡斯德哥爾摩這個城市的原因之一。
KRUKMAKARGATAN 24-26, STOCKHOLM, SWEDEN ARTWORDS BOOKSHOP (LONDON) 所屬的SHOREDITCH AREA是東倫敦新興文化區,而這家小小的藝術書店ARTWORDS BOOKSHOP就靜立在這樣的文化潮流,陳列著書,雜誌,音像製品等等各種經典作品,同時書店會不斷更新藏書,最新出版的新書,或來自本土,或來自世界各地,以便讓讀者有更多的選擇和發現。
69 RIVINGTON STREET, LONDON EC2A 3AY 蔦屋書店 (JAPAN) 1983年誕生於大阪枚方的蔦屋書店,是"通過書、電影、音樂等的提供,對生活方式進行提案"的一家書店。二零一一年,在代官山誕生的新蔦屋書店,期待與如今已邁入五、六十歲的當初一代顧客再次相逢,創造出新的市場。LOGO型式由TSUTAYA更新為蔦屋書店是專案的特徵。該LOGO易讀、且形式簡潔。VI(視覺識別)利用粒子化將LOGO處理為點陣的集合,由此創生出眾多風格各異的組合形式。
〒150-0033 東京都涉谷區猿樂町17-5 ABOUT THE BEGINNING OF THE END TALK TO SOPHIE CHIANG, EX. EDITOR IN CHIEF OF 《ESLITE》 READER 由誠品書店發行,千禧年七月創刊,二零零八年發行四月號後,以「面臨數位化時代的嚴峻挑戰」等緣由,宣佈暫時停刊,八年間共發行86期。創刊初期定位為僅提供給讀者的書訊專屬刊物,會員每月可免費索取一本。內容除每期專欄規劃外,固定有新書資訊、書評、作家專訪、誠品選樂及藝文講座活動等版面。二零零四年起改版為非會員雜誌,於誠品書店通路販售,採差別取價,會員每本售價台幣四十元、非會員台幣一百二十元。二零零五年為擴張版圖,於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發行。二零零七年四月第二度改版,以「閱讀成為一種時尚」為主旨,加入多元主題,由原本較為單純的書訊性質,拓展為文化、生活、創意、時尚、設計等綜合文化雜誌,廣告版面也明顯增多,並於統一集團便利超商7-11鋪貨販售,售價提高為會員每本台幣六十元、非會員台幣一百四十九元。轉型之初曾創下約四萬本的銷售量,為同類型雜誌最高。蔣慧仙是這本雜誌由創刊到休刊時的總編輯,她見証以上的轉變,回想起當時團隊一起用心炮製專題的點滴就非常開心。她也是雜誌狂熱者,曾兩次做過有關雜誌的專題,現在覺得小本的獨立的個人雜誌正在台灣冒起,令人非常期待這些雜誌新生代的發展。
MERCY WU,
EXECUTIVE VICE-PRESIDENT OF ESLITE TALK TO MERCY WU, EXECUTIVE VICE-PRESIDENT OF 《ESLITE》訪問之時正是台灣誠品書店香港分店籌備得如火如荼的時候,難得副董事長吳旻潔依然可以不溫不火對誠品的事侃侃而談,而且十分坦率,讀書人的風範和氣度都從談話中表現出來。訪問時間雖短促,但談話完畢之後,正如她所說,令人有一種溫暖和幸福感覺。真的希望誠品書店可以在香港開枝散葉,將優良開放的閱讀文化伸延開去。
X:《MILK X》M:MERCY WU X : 雖然你每次來香港都很忙,但有機會看其它書店嗎?
M : 我有去看過其它的書店,但店面都很小,可見香港租金壓力非常大,書店的目的性很強,讀者走進來時已知道要買些什麼。誠品不是走這種路線,我們希望可以讓人慢慢逛。我們希望大家一起努力把市場做大,對彼此都有好處。對於二樓書店,我是十分佩服,相信他們的租金壓力很大,地方小能進口的書也不多,他們執著地為一群愛看書的讀者服務,是對閱讀有堅持的人才會這樣做。我們在台灣已經營了二十三年,以企業來說這樣的發展蠻慢,我們跌倒過很多次,吸收了足夠的經驗才踏出第一步。二樓書店有點像我們以前的誠品,只不過坦白說,台灣對小企業和個性小店較友善,也容易生存,香港的租金昂貴,就較難不斷地嘗試。
X : 你個人喜歡看什麼書?
M : 最近比較喜歡看一些宗?有關的書,在進誠品以前我愛看專門的書,例如文化類便會看德國、法國等,現在則看誠品選書和新推出的書,知道市場在流行什麼。但一本書從頭到尾都讀完的話,會是宗?類的書,部分小說也會。之前《亞洲周刊》會每期都看,台灣的《天下雜誌》也喜歡,它們的相同之處是較有正能量,有希望台灣愈來愈好的立場,它們這方面的企圖性非常強,理想色彩很濃,內容語重深長、苦口婆心,這也是我愛看的原因。雜誌方面,有時會翻看建築和設計雜誌,因為我們正在準備店面,所以會看看有什麼風格,那是工作需要。但對我們的董事長(誠品創辦人,MERCY的父親吳清友先生)來說是興趣,他看關於建築的書已經接近二十年了。
X : 現在很多書本都推出電子書,請問你怎看這個趨勢?對書店有何影響?怎樣可以令更多人重拾書本?
M : 電子書數位內容和網絡對人類的影響非常大,各個產業都面臨著衝擊。誠品面對的問題一般人是閱讀時間減少,空閒時會上網看FACEBOOK、GOOGLE、玩遊戲、看電影、購物等,假設讀者從前每天有三、四小時空閒下來,可能一半時間會拿來閱讀,但現在只有四分之一或五分之一。我們希望強調閱讀的重要性,因為閱讀能令人安靜下來和獨處,自己跟自己都無法好好相處,怎樣對待別人?不安靜下來的話,講話和相處都是即時反應。讀書能令人安靜、沉澱,思考也很重要,這不是為了令自己更成功或找到更好的工作,而是生活品質。要推廣開去不能用大道理,因為別人會覺得「你是誰?怎麼來?我這些道理?」誠品辦活動和推薦書本就是希望由不同渠道吸引人們進來。誠品是實體空間,可以在這裡感受到環境氛圍,可以觸摸到書本,所以我們強調自己不是書店那麼簡單,而是提供多元內容的場所。透過書本和活動,這些理念可以得到延伸,令人感覺溫暖、沉澱,讓自己充滿正能量,之後可以更友善的對待別人。我希望誠品可以培養出和善溫暖的人,更重要經營場所的人也要將這個想法內化,希望把幸福感染其他人,所以我覺得誠品是無法取代,不是有什麼了不起,而是因為這分心意,而這些心意永遠不會嫌多。
X : 可以介紹一下香港誠品的模式將會如何?在購書方針會有不同嗎?
M : 計畫未來會在香港多開兩至三間,選址首先在人流多的黃金地段,之後再到其他地區,但暫時不會通宵營業,我對香港店是期待的。台灣的同事跟我說,現在誠品走出台灣了,要面向世界,這話從前只是由管理層的人說,但現在由她們來說,我覺得她們眼光變得更開闊,對公司來說很正面。至於中國的誠品,將會於二零一四年在蘇州落成。
NEW FOR WOMEN
NEW FOR MEN
我喜歡實體的雜誌,但更喜歡網購。如果網上購買雜誌省了時間,但要分別繳付運費,就會付人很生氣,大家試試這個網頁吧。WWW.MAGAZINECAFESTORE.COM LAM KWONG MAN_MANAGING EDITOR-IN-CHIEF BETTY LING_SENIOR EDITOR JIFF CHUNG_FASHION EDITOR BUT WAITING_REPORTER CHERYL IP_PROJECT REPORTER VISALA WONG_REPORTER LIU KIN WAI_SENIOR REPORTER LAM KWONG MAN_MANAGING EDITOR-IN-CHIEF
《人間》
一九八五年是台灣人文文化發展的一個里程碑!就在這一年,龍應台的《野火集》結集成書出版,還有就是由陳映真主編的《人間》雜誌創刊!
陳映真在創刊之初,就為這本雜誌訂下兩條「人間憲法」:一,《人間》雜誌是以文字與影像為語言,來從事紀錄、發現與批評;二,《人間》雜誌是站在社會弱小者的立場去看,去認識社會、生活、人、大自然、歷史。
「我們報道的都是沒有臉的人,被主流媒體所不屑一顧的社會真實,而不是那些健康、快樂、俊男、美女、幸福、美滿……」當社會上大多數人都慣於向上看的時候,這個社會其實已走火入魔,虛榮與虛幻只是一字之差;向下看,那才是真實的社會,社會的真實。
如果說村上春樹那篇「雞蛋與高牆」演說詞是如何激動人心,請要知道,《人間》是更早已揭櫫要立足於「雞蛋」的一邊。
《人間》無論在選材、觀點、眼界的開放、文字的精練、影像的張力,在在讓那年代願意關懷人文、愛文化、愛讀雜誌的人深受吸引。即使到了今天,《人間》已停刊二十三年,但在與傳媒中人閒聊時,仍有行家慨嘆怎麼香港從沒有出現一本《人間》雜誌!
《號外》
這本香港雜誌創刊於一九七六年,若有人以為我是講今天的《號外》,那是誤會了!在我記憶中的《號外》,是指早期陳冠中、鄧小宇主政年代,那時著實是一本令人耳目一新的雜誌。
若打開一本沒被經過漂白染紅的「國民?育」課程,就會知道一九七六年是一個要認識的年份。而在這敏感的一年創辦雜誌,又怎會不帶當時香港不少文化青年都嚮往和傾向的左翼思潮和立場?不過,《號外》很聰明,也可以說是香港人特別懂得包裝手法,在沒有放棄對社會批判之下,這本雜誌從美術設計到文字內容、整體風格,都充滿「小資」風味,在那個香港經濟開始起飛年代,這正正可以吸引到、滿足到一部分急於學習何謂「生活」,何謂「品味」的年輕人。
有時候,會覺得香港的《號外》是李白,台灣的《人間》是杜甫。兩位詩人同樣是寫詩,李白可以寫到出入皇宮,高力士也要為他脫靴,每天生活於美酒華衣之中,想必在當時是大受洛陽上流社會、品味之士的追捧;杜甫則奔波田野,直面的是社會下層、流離難民和戰亂荒村。兩本雜誌同樣以關顧社會作出發,一本成為品味的代表,高檔廣告的寵兒,另一本則艱苦經營,只存世四年即以停刊告終。雖則下場迥異,但同樣是讓人懷念不已的經典雜誌!
《讀者文摘》
這本雜誌應該不用介紹了吧?說老實話,《讀者文摘》只是筆者讀書時代的課餘看的閒書,現已很久很久沒再翻閱。但在那個還沒有電腦的年代,每個月打開這本在全球各地有著不同文字版本的小書,就等於是連上了互聯網,這得多謝《讀者文摘》的優秀編輯團隊,從全世界種種雜誌之中,嚴格挑選精彩文章,再藉由中文造詣高超的翻譯能手,讓一個從沒想過有朝一日可以乘坐飛機的窮小子,當年可以懶洋洋的躺在午後陽光之下,讓思緒隨著一篇篇的文章遨遊寰宇。
今天,每遇到有還算有心的年輕記者,問到如何可以令文稿寫得生動好看,我總會先問他╱她平時有看《讀者文摘》沒有?當然大多是答沒有。而我就會建議:最簡單快捷的方法便是開始看《讀者文摘》,因為即使學不了寫文章,至少也希望可以學到正確的中文字,減少錯別字的屢屢出現。
JIFF CHUNG_FASHION EDITOR
《字花》
http://www.fleursdeslettres.com/ 老實說,慚愧了,我並非《字花》的忠實讀者,說真的我覺得二零零六年創刊的它還有很多需要改善的地方,但是在香港搞純文學雜誌就像「自掘墳墓」,而以一本文學雜誌來說能撐到一年已很難得,至今《字花》六歲了,它的成長並不能與一般商業雜誌相比,當中需要有更多不求回報、意志力驚人的文字創作人。作為局外人的我,冷眼旁觀,但深知《字花》當初的某幾位創刊成員年紀與我相若,而我作為香港土生土長、中文系畢業的學生,說來也無地自容,搞文學搞不成變節搞時裝,所以對於純文學雜誌,我一定百分百支持,無論好與壞,至少有心,有熱血,還有隨時準備停刊的心理準備,我鼓掌。今時今日還有多少本文學雜誌可以生存?這個世界充斥著太多連八卦雜誌都嫌多字的「文盲」,辦文學的一小撮人還可以撐多久?記憶中,台灣夏濟安?授五十年代創辦《文學雜誌》,堅持了四年多停刊;《純文學》於六十年代由林海音女士編製,五年後停刊;白先勇先生七十年代辦《現代文學》,十年間停刊又復辦、復辦又停刊一直支撐到一九八四年,白先生說:「這本賠錢雜誌實在賠不下去了。」及至九十年代,我的成長深受當時的雜誌影響,還是用卡式錄音帶的年代我們一邊聽軟硬天師、一邊看九四年創刊的《音樂殖民地》,晚上被阿媽強迫熄燈睡覺後、躲在被窩裏用電筒看《電影雙周》。MCB零四年停刊、電影雙周變ONLINE版也順便變質,當年新報集團搞的《MAGPAPER》也深有印象,當年我追稿費致電他們,某位雜誌界前輩在說:「我們已停刊了。」當時我還記得自己穿著校服裙,手裏拿著最後一期《MAGPAPER》呆了。及至早年好友創辦的《月台》雜誌雖然停刊了,但是我相信他們其實在靜待時機,但願他們在某一天又蓄勢待發,帶給我們有質素的雜誌。
《S MAGAZINE》http://www.smagazine.com/ 《S MAGAZINE》是一本來自丹麥的雜誌,北歐文化的接受度和開放度,有時是比西歐更高、去得更盡的,與荷蘭的開放程度很接近,這本雜誌便是其中一個例子。我曾經將這本雜誌拿給一位荷蘭的朋友看,她的感想是「很前衛的雜誌,大家都喜歡看這些東西,可是行為上說真的並不是那麼開放。」如果這是事實,那麼將S這個敏感的題材停留於藝術上的層面作無局限的創作與肆意的純粹觀賞,放諸現今中國人的社會,也並非那麼大逆不道,就像英國也有過NUDE RIDE裸體騎單車行動,此類遊行與裸體反皮草示威也差不多,而且一千多年前的巴洛克文藝復興的時期,裸體也早已是見怪不怪的東西。而《S MAGAZINE》給人最初的感覺是JUST RELAX AND HAVE A LOOK,例如它寫道:「we are always looking for new ways to bring a bid of class to the office.」正在描述一盞巨大華麗、長約四呎、吊在天花板上的名貴水晶燈,但形狀卻是男性生殖器官,當然售價還賣得很貴。除了有時幽默一番、叫人大開眼界之外,它其實有更多深層次的專題探討,例如走訪一些「很邊緣」的人物,例如是雛妓、老妓、一對嚴重超磅的情侶、變性人、雙性人等等,看似戲謔又荒淫無道,其實要反映的也不過是這些人內心很寂寞的某一個世界吧。藝術與色情,從來是一線之差,不但作者要心無雜念,而觀看者亦然。當初Helmut Newton的藝術裸照也受盡批評,但今日看來也是小兒科,荒木經惟那些縛手縛腳的東西,後來也不是享譽甚高嗎?
BUT WAITING_REPORTER
《蘑菇》
在雜誌社內工作經常會接觸到雜誌,單是座位附近的雜誌便堆積如山。除了喜歡看雜誌,我發覺買雜誌也成為習慣,閒時便會到書店看看有甚麼新書上架,而《蘑菇》就是年多前在書店不經意地發現的台灣獨立雜誌,是由一群熱血的人年輕人推出,雜誌內沒有任何廣告,只有一切關於《蘑菇》的員工想寫的事情,所以他們稱為「手帖」。幸好五月終於有機會親身到蘑菇位於台灣的店舖,裡面的每樣東西都有一種舒適休閒的感覺,然後買了最新的《蘑菇》在咖啡店內享受下午的時光。
《QUOTATION》
平日除了會買時裝雜誌外,也會留意生活設計等雜誌,特別是外國的設計雜誌更是值得一讚。《QUOTATION》是蜂賀亨創辦的日本視覺創意雜誌,我買雜誌時除了內容,也很重視封面設計,《QUOTATION》的封面簡潔清晰,一看便明白到它是一本怎樣的雜誌,以創作為主題,每期都會介紹及邀請不同的創意單位,透過文字及圖像表達當下的設計趨勢,所以順理成章它成為我平日的靈感來源,看雜誌也可以擴闊眼光。
《號外》
相信不少人看雜誌的時候也不一定把每頁都看完,而會挑選有興趣的文章來閱讀,《號外》卻是本地少數一本我會把它全部讀完的雜誌,每年以一個大主題包圍著十二期的故事,例如今年便是HUMANITY《生活創想‧以人為本》為主題,每期的主題都很吸引,令不由自主地把文章讀完為止,我想這也許是文字的力量吧。讀書的時候有一位老師便是來自《號外》雜誌,當時她曾帶我們去突擊雜誌社的實況,也從她口中得了很多關於雜誌的事情,才發覺原來做雜誌也可以很有趣!
CHERYL IP_PROJECT REPORTER 《NATIONAL GEOGRAPHIC》從小家裡就有一個黃色的書櫃,因為都塞滿了《NATIONAL GEOGRAPHIC》,可以說是我一直對圖片精美度的指標。小時候,基本上讓我驚歎的圖片都是在《NATIONAL GEOGRAPHIC》看到的,包括那些深海冰山、荒山雪地的畫面,那些只有在動畫才看得到的畫面,真實地呈現出來。長大後,家裡雜物堆積如山,那個黃色的書櫃也不知被放逐到哪去,連同《NATIONAL GEOGRAPHIC》都不見了。十幾年後,在命運的安排下,我無意中逛街時看到《NATIONAL GEOGRAPHIC》的封面竟是復活島上的麼艾石像(MOAI),二話不說就帶它回家。我非常喜歡MOAI,十分鐘愛,因為它總是帶著一份沉默又嚴肅的幽默,實在是非常逗趣。
《WHOLE LIVING》《WHOLE LIVING》這本月刊雜誌的封面並不是那種會引人注目的出位圖片,多是一些水果和運動的照片。美國非常流行GO GREEN的文化,除了垃圾分類外,食物也講究,PROCESSED FOOD(經人工製造的食物,即在大自然找不到的食物,例如漢堡包、薯條和可樂)是身體難以消化的,而WHOLE FOOD就是不經加工的食物,對於人體的消化系統,與生俱來就是為了天然的食物。而《WHOLE LIVING》對我來說就是貫徹了自然和健康的生活習慣。
內容看完後我的感覺健康了,對著這麼多人與大自然、陽光與汗水的綠色照片,煮食、日常用品、運動和心理都照顧得到。一種水果可以有很多用途。健康的資訊除了多菜少肉每天八杯水外,還有很多有趣的資訊。內外兼顧的雜誌,你不會在裡面看到過瘦或是拿著香煙裝頹廢的模特兒。
《ARTASIAPACIFIC》《ARTASIAPACIFIC》每年只會出版六本,即大概兩個月一本。它是一本完全關於專屬亞洲地區的藝術雜誌。無論從畫畫到行為藝術,給我的感覺是在於雜誌和一本書中間,因為資料實在是非常豐富和詳盡,雜誌內總有一些又吸引又耐人尋味的作品照片。《ARTASIAPACIFIC》的特性,就是雜誌和書本的優點都兼具。剛巧這本包括了所有亞洲地區的藝術簡介,為每一個亞洲地方作一個小小的藝術一覽,非常值得珍藏!
VISALA WONG_REPORTER
《NYLON》
與市面上專為年輕讀者而創的雜誌大大不同。我喜歡它適可而止的廣告量,喜歡它小量的娛樂新聞。《NYLON》著重於把年輕人的生活文化和品味與時裝融為一體;將奢侈時裝與街頭風格混集,充滿新鮮感、活力和朝氣。此外,《NYLON》亦透過照片和平面設計鋪排出一種不為其意的隨意感,少了時裝雜誌常有的「高檔距離感」,而多了一份親切感,是一本能夠讓讀者閱讀舒適的雜誌。
《i-D》
記得兒時一次家庭聚會忘記帶自己的玩具和圖書,我第一次翻閱媽媽剛買回在酒樓閱讀的時裝雜誌《VOGUE》。那時候對時裝毫不認識的我,首次接觸了「新的世界」,並且被它深深吸引著,對它著了迷,漸漸亦形成閱讀時裝雜誌的習慣。雜誌看多了,覺得《VOGUE》、《ELLE》、《HARPER'S BAZZAR》都滿足不了我。直到五年前在澳洲留學時,認識了一位售賣各報章雜誌的朋友,他工作的地方有著一個「儲書櫃」,那裡簡直是我的人間天堂,裡面擺放著各種過期的海外雜誌,應有盡有。而我,亦是從這龐大的「雜誌推」裡發現了《i-D》。每一季封面人物單眼被遮蓋,其特色引發了我對它的好奇心。此外,我很喜歡《i-D》的拍攝角度,手法和構圖。即使模特兒上身半裸著,也能從拍攝手法中引導讀者以藝術角度去欣賞。眼中透出的神韻亦能以簡約的無色黑白照片帶出來,一點也不容易。加入《MILK X》後,深深體會到「創造雜誌比閱讀雜誌來得困難」。一本月刊已經需要嘔心瀝血地去創造,更何況是一本成功、能令眾人期待的期刊呢?
LIU KIN WAI_SENIOR REPORTER BETTY LING_SENIOR EDITOR
《LOVE》
坦白說,雜誌看得多,也看得有點膩。所以一些美感得來帶點驚駭的,較能吸引我的視線。《LOVE》的創刊號封面是搖滾樂團女主音Beth Ditto。一般人面對龐大的身軀都會遮遮掩掩,但她卻以全裸上陣,而且附帶自信兼妙妙嘴的表情,發自內心的強烈自信令人由衷的佩服。雜誌大膽的作風也是行內少有,一切得歸功於創辨人兼總編輯Katie Grand,她本身也是傳奇人物,在自傳中她說自己由十二歲開始立志要做一個很COOL的人,人生中第一位MUSE是父親的女朋友,因為懂得穿當時最型的品牌Warehouse。其後她於Central Saint Martins College of Art and Design修讀,由The Daily Telegraph到《Dazed & Confused》,她都應付自如,像天生吃這行飯。之後成為《POP》雜誌總編輯令她事業更上一層樓,但骨子裡是COOL都不得了的她,偏偏愛在身處高位時進行「反高潮」,自己跑出來成立《LOVE》,貫徹她型到極點的作風。雖然《LOVE》的風格和刻下我們在做的與別不同,但Beth Ditto的封面和Katie Grand的我行我素,就如「精神領袖」一樣,永遠都是我的偶像!
《PIN-UP》
最喜歡奇型怪狀的雜誌,《PIN-UP》的大小近似正方型,又比一般的十六開雜誌略高和闊,放在雜誌架上剛好突出少許,若隱若現更吸引我的注意。紙質用上啞粉紙,顯示並不追求顏色鮮艷光亮的完美,反而更有真實感。而且當時我正在為建築專題作資料搜集,遇上它之後便如蜜蜂與蜜糖,實在捨不得放下。原來建築雜誌都可以如此生活化,題材好像順手拈來般容易,讀者也不會覺得難以消化。最重要的是雜誌滲入了時裝部分,YSL、TOM FORD、JIL SANDER及AMERICAN APPAREL等既然也會放廣告在此,可見各大品牌對《PIN-UP》的認同程度。模特兒在大宅內拍時裝照,感覺並不突兀,和環境產生和諧感覺。個人覺得《PIN-UP》現在依然能維持高水準,如果想找點另類雜誌來看的話,《PIN-UP》應該不會令你失望。
《STADIUM PARIS》紐約、柏林、米蘭、東京等地,NIKE都設有NIKE STADIUM,是一個大型的本部,理論是代表品牌精神以及創造力。除了偶然在倫敦的1948拿到《1948》的品牌雜誌,我比較喜歡巴黎那邊的不定期刊物。裡面的運動造型,人物訪問以及運動資訊有可讀性,除了是品牌雜誌,也致力推動本地的藝術工作者和多媒體創作人。
《HUgE》
當年,JUNYA WATANABE 還未開始未無止境的WORKER主題,他和SIMON PERITON的合作留下了一瞬即逝的花火、野口強還是十年如一日拼命推介HYSTERIC、當年,DETZ MATSUDA還未開辦《OUTSTANDING》雜誌,而且,藤原浩還熱衷於滑雪……那並不是《HUgE》最好看的年代,卻是一個比現在快樂的年代。
《SHOPPING HOUR MAGAZINE》二零零八創刊,外遊見到買來看覺得好有趣,它的名字會令人誤以為是購物消費雜誌,但其實講藝術、哲學、新詩和批判性思考等範疇。不是所有雜誌都要消費,多看點雜亂的文章真的會開眼界。香港沒有就唯有外求。
《ENCENS》
在巴黎春天百貨的MMM專櫃購買,我記得那天是聖誕節前席,人潮擠擁,但這個專櫃非常冷清。店員是亞洲人,樣子靦腆,是我喜歡的類型,本來人在異地,大膽用打結的英文互相嗨說不上冒昧,可惜那天不爭氣,店內擺放了大量有關MMM的雜誌、書本、相集。我應該是忍不住露出了獵人的異相,逐本抱入懷,隱隱約約感到她被嚇跑走遠了……
《OH COMELY》
任何英國的報攤和小商店都會見到,少女情懷但麻甩佬一樣可以觀摩,看看逝水年華,讀多點尼采叔本華普魯斯特,不要日日以為全天下只有那些年才有少女的恬淡。主編很有可能喜歡蘇菲亞哥普拉,氣質相似。
《METROPOLITAN》從英倫過大海到巴黎不過兩小時,好命水分到窗邊位分分鐘上車睡到下車才被人搖醒。忘了前題,我搭凌晨五點多班次,貪其一早會換上新簇的《METROPOLITAN》,介紹花都霧都最新資訊,我覺得城市到處雜誌,在乎你還看不看揭不揭。
《PURPLE JOURNAL》我覺得這是一本書,多於雜誌。看書是一個整是,順序閱讀才是一個完整的經驗,但很多時候,雜誌充斥著垃圾資訊,或不感興趣的故事,你看《PURPLE JOURNAL》完全不會受無謂的資訊影響。這是一個很舒服的閱讀經驗。
《APARTAMENTO》創刊時不是說很好看,但看見怪書倒的雜誌會特別有好感。另一樣好感,是隨書附送明信片,我覺得出版人當讀書是交流的朋友,這種輕描淡寫的交流推出到第九期到一直沒變。
《MONO.KLUTUR》感覺像一本學校作業,在有限的版位製作在本老少咸宜的雜誌。一期一個故事,我喜歡看到熟悉的人上封面,FRANK LEDER、FRANCOIS OZON、DAVID SHRIGLEY和這一期的MIRANDA JULY。七月小姐自編自導自演的電影我向來喜歡,拋下一句句精警對白就匆匆謝幕離去。今天是,每個星期天,我都會問自己人生最重要的問題。那你呢?
CHENG CHI LUNG_ EDITOR-IN-CHIEF 1. 《VOGUE》《HARPER'S BAZAAR》年輕的時候我喜歡欣賞女裝設計多於男裝,總覺得那些設計很精彩,靜態時已經很美,穿上來又有很多變化,荷里活的明星將這種美態演繹得非常吸引,大概是令我對欣賞女裝的一個主要原因。從前的《VOGUE》和《HARPER'S BAZAAR》呈現出來那種屬於時代的優雅空前絕後,封面人物就算不是披上高級時裝的明星,那種從容不迫的高雅也無法摹倣。你明明知道封面故事的背後肯定經過細意營造,卻每每做到不矯柔不造作,雅俗共賞。縱使沒有一線女星充撐封面,其他模特兒都拍得淡雅。這兩本處處流露婉約溫潤的美國女性雜誌都以我深愛的柯德莉夏萍做封面,在法國和日本舊書店偶遇,也是一種緣份。
2. 《ESQUIRE》在我心目中,舊版的美國《ESQUIRE》和已停刊的日本版才能體現一個男人閱讀的指標。在男士雜誌當中,舊版《ESQUIRE》的質數無人能出其右,它的封面已經令人有收藏的衝動:替甘廼迪拭眼淚、拳王阿里萬箭穿心、ANDY WARHOL浸在金寶湯……這些永恆的經典和創意都令人無法拒絕,而且聯想到美藝的高超境界。一九六二年,《ESQUIRE》的HAROLD HAYES找來廣告界猛人GEORGE LOIS助陣籌畫雜誌的美術包裝,GEORGE的加入令《ESQUIRE》的封面更好。到底是我們現在停滯不前,還是從前的人不朽?
3. 《LIFE》
在一間舊式的日本商店,我看見這本以史提夫麥昆做封面的《LIFE》,一見鍾情,但店主不肯割愛。後來在一間舊書店看到,便買下收藏。即使其他人作封面,這本雜誌我很仍然喜歡收藏,它直接用相片說故事,每一期都有訊息要傳遞給讀書,譬如美國總統甘廼迪的語錄、少女時代的英女皇說聲生日快樂、?宗若望保祿二世的祝福,海明威著名小說老人與海的披載,甚至是越戰的相片……一張相片已經凝住時間的一刻,從前的相片就是有這種威力,令人迷倒。
4. 《MEN'S CLUB》《POPEYE》《FREE & EASY》早期的美國女性雜誌經常出現精美的插圖,當時出版人喜歡邀請藝術家參與美藝設計,也間接邀請了很多插畫家參與製作令雜誌內容更好看。在日本,小林泰彥就是在一位非常重要的插畫家,早在七十年代初,婦人画報社的西田豐穗已經和他合作,替《MEN'S CLUB》繪畫插畫,穿插不同內容。後來木滑良久和石川次郎編集了撼動了整個日本雜誌界的《MADE IN USA CATALOG》,也邀請他協助令內容更豐富。後來《POPEYE》的美術總監堀內誠一和新谷雅弘也也同樣沿襲前輩的手法。這幾本不同年代的雜誌都選用了小林泰彥的插畫作封面,你喜不喜歡他的畫是一回事,卻証明了簡樸的東西不會過時。早在零四年之前《FREE & EASY》並不特別吸引,但它的成功有卻跡可尋,在二零零四年,當《RELAX》已經停刊,《HUgE》創刊不久還在摸索階段,市面上沒有很多合我個人口味的日本雜誌。有一天路經宇宙船書店,被雜誌架上的《FREE & EASY》吸引,它的封面題吸引是一種號召力,好像OLD SCHOOL USA、TOUGH GUY、1975、THE SHOES SHOW,全部都非常簡潔,引人入勝,連內容也紥實,各方面都做得很好,確實是一本成功的雜誌,創造了一種男士對服裝的要求和文化。過去《FREE & EASY》不止一次提及他們的雜誌方向是對《MEN'S CLUB》和《POPEYE》致敬。如果翻看過七十年代《MEN'S CLUB》和《POPEYE》的讀者應該深表同意。參考前輩的作業模式並非一定會成功,因為很有可能會東施效顰,但《FREE & EASY》卻做到了。出版人富永正人眼光遠大,編集長小野里稔在雜誌界也有一定影響力,他經常粉墨登場往往令人會心微笑,對於《FREE & EASY》的成功,兩位雖然功不可沒,但一定要提幕後功臣石川次郎。他零四年開始為這本雜誌擔任顧問一職。我一直不知道他對這本雜誌的影響力有多大,最近知道他在數期以前退出顧問,《FREE & EASY》少了光芒就足以証明。
5. 《PURPLE》
法國也算是一個雜誌多產的地方,但讓人一看難忘,滲透出法國氣息的,只有早期的《PURPLE》做得到。其實英法的雜誌都會有一種慵懶的感覺,英國有一種招積但扮傻的感覺,但法國則貫徹高竇。這本已經是改版後的《PURPLE》,早期的《PURPLE PROSE》,比我們看的雜誌跳出了另一個框框,內容取向、風格和美藝都非主流,卻又眼光獨到,是一種無法估計的編採觸覺。雜誌介紹剛起步的BLESS、舊時的MAISON MARTIN MARGIELA、歐美鮮有人提及的日本品牌COSMIC WONDER等等都充滿一種靜謐的詩意。我很喜歡當時的出版人ELEIN FLEISS的風格,她觀察力強,表達方法傾向恬淡,令雜誌內容看起來與眾不同。在《PURPLE》時期,《PURPLE FICTION》內的總編ELEIN FLEISS和JEFF RIAN,經常客度助陣的攝影師MARK BORTHWICK,三個都是同一類人,自然會產生花火。唯獨是OLIVIER ZAHM傾向商業,所以舊《PURPLE》平衡得很好。零四年改版,變成《PURPLE FASHION》和《PURPLE JOURNAL》。後來《PURPLE FASHION》改名為《PURPLE FASHION MAGAZINE》,法國高級時裝代表性雜誌從此多了一本,同樣地,也失去了另一本個性的雜誌。
6. 《RELAX》
雜誌名字很重要,卻不是很多雜誌能做到名字和內容、風格及美術有直接關連。從前日本雜誌的封面都以版面豐富見稱,在書架上看到《RELAX》創刊號,封面留有很多空間,感覺很舒服,很清新。當時的出版人兼編集人椎根和,找來JIM CHRISTIE設計LOGO,那種隨意和雜誌的完旨“MAGAZINE FOR RELAX AGE”一樣令人嚮往。早期有關於BEAMS和設樂洋、PORTER和吉田克幸、KEITH HARRING等特集我都非常喜歡,後來停刊,我並沒有覺得太可惜,後來《RELAX》復刊,對我而言,真正的《RELAX》才正式誕生,之後的每一本我都有好好收藏!成就這本雜誌名字和內容表裡一致,是編集長岡本仁。他將當時最炙手可熱的事物用文化稿的手法包裝,不失資料性但閱讀感覺輕盈,沒有壓力,《RELAX》有三個欄目起題非常高明,“SIT BACK, RELAX & ENJOY” 、“SUNDAY PEOPLE”和“勝手に広告”都令人非常難忘。難忘的還有他說故事的方法和編排,復刊的內容,如FUTURA POINTMAN、NIGOR遊香港、解構MOS BURGER的日式漢堡飽文化、adidas特集、NOKIA特集、MARC JACOBS剛上任LOUIS VUITTON首席設計師、連關於浪都可以做一個出色的特集,岡本仁絕對是雜誌界一個思想前衛的行動家。最後一期是COMME des GARCONS的PRINT AD特集,自此,《RELAX》、岡本仁,就離喜歡《RELAX》的各位而去了,實在非常可惜。
7. 《THE FACE》《i-D》要說這兩本對我影響很大的英國雜誌,要先說一間對我很重要的雜誌小店。從前要買外國雜誌有幾個地方,灣仔碼頭鷹君中心附近的書店、中環天星碼頭、皇后戲院附近或者尖沙咀碼頭。我在銅鑼灣時代廣場現址,霎東街附近一條窄巷裡面購買過不少雜誌。窄巷內有一個叔叔專營過期雜誌,他的人很友善,讓我隨意翻看之餘,還可以看到合心意才購買也沒有關係,我很感激他的慷慨。
他賣的過期《THE FACE》和《i-D》每每是我的心頭好,雖然雜誌已經過期,但價錢不比正價便宜,一本過期雜誌也要五六十元,而且它不是全彩印的,創辦初期,《THE FACE》和《i-D》予人很粗糙的感覺,黑白比彩色版面多,相片少,以文字為主。現在大家對印刷品和紙張的珍惜程度大不如此,還會嫌雜誌昂貴呢。回想那段時間,久而久之和那位叔叔熟絡起來,他除了會給我一點折扣,也會替我留起我喜歡但不夠錢買的雜誌。這間小店和那位叔叔的,常常跟《THE FACE》和《i-D》最鋒芒畢露最前衛的時光重叠起來。八十年代英國雜誌比起其他地方的雜誌更前衛,那種STREET FASHION的魅力會慢慢啟蒙和感染讀者去留意時裝動向。在資訊完全不發達的八十年代,見到這些外國雜誌簡直像尋寶一樣興奮,根本不會介意是否過期,還會經常重看同一本雜誌,因為它帶給我太多新奇的資訊,封面也實在吸引。如果沒有了創辦《i-D》的TERRY JONES和《THE FACE》的美術總監NEVILLE BRODY,雜誌史肯定失色不少。
8. 《INDUSTRIES》《i-D》《VOGUE》一直是最普及的女性時裝雜誌,時裝工業即使有翻天覆地的變化,這本雜誌的地位依然沒有動搖過。在芸芸眾多版本,美國、法國和意大利的《VOGUE》一定最具指標性,這幾個版本的主編分別也是時裝明星,是雜誌界裡面非常少見的。ANNA WINTOUR被父親在十五歲是安排到英倫時裝名店BIBA工作,早就和時裝結下不解緣,擅長包裝、推銷,她的美術總監GRACE CODDINGTON令ANNA WINTOUR在商業化之餘增添美藝上的絲意,兩個人的化學作用令美國版的《VOGUE》獨當一面。意大利版的總編輯FRANCA SOZZANI,也是米蘭著名時裝店10?CORSO?COMO的創辦人,她完全演繹了對意大利人對高級時裝的表述和追求。《INDUSTRIE》這本大度雜誌找來這兩位主編擔任封面人物,單看封面已經很吸引,而《i-D》找來法國《VOGUE》前總編CARINE ROITFELD登上封面,我覺得TERRY JONES依然非常前衛,識英雄重英雄。
text > liu kin wai, ahy(berlin) & jimjim(japan)interview > liu kin wai, cheng chi lung & lam kwong manphotography > milk x team illustration > mat williams(p.132-p.135, p.162-p.163), annabelle king(p.90 & p.94), mitika chohan(p.91, p.95-p.97) & anoma natasha paleebut(p.92)curated > cheng chi lung